粤“新政”提振猪农养殖积极性 行业或可借机转型升级
时间:2019-09-11 10: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作为生猪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正在加强部门沟通和协同配合,合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努力遏制生猪生产下降趋势,实现恢复性增长,确保生猪供应不出现断档。
第一财经1℃记者近日深入广东采访发现,在今年上半年的非洲猪瘟疫情之后,该省猪农的养殖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农业部门亦在进一步落实“猪十条”,千方百计地保障生猪养殖。
“这段时间一直在协调相关部门,开会研究,推动落实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政策。”9月9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处长罗一心在接受第一财经1℃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政”刺激养殖积极性
60多岁的养殖户徐明是粤西的养猪大户,他的养猪场位于南华农场,占地两三百亩。因为看好当前的养猪政策以及行业发展前景,徐明最近正在持续对自己的猪场进行清栏,并准备异地新建一个养殖场。
当前,像徐明这样的生猪养殖户,遇到了养殖政策的“新时期”。
9月4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宣布,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此外,生猪养殖圈舍、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用地规模。
9月8日,广东省召开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会议,要求落实和完善养殖用地政策,重点保障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和异地重建规模化养殖场项目用地。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介绍,要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标准化改造,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扶持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努力稳定生猪养殖信心,增强复产扩产能力。
其实在此次“养猪用地新政”之前,徐明就已做好规划。据他介绍,新猪场已经筹备了两三年,中途因行业和政策变故暂停,这次又重新易地启动。1℃记者在现场看到,徐明的新猪场场房全部是框架式,占地3万平方米,投入较多,“待做好内部水电设施等装修,预计一两个月之后就可以进驻了。”
按照徐明的规划,原来的老猪场在进行卫生防疫处理后专门饲养种猪,新猪场则用来养殖断奶以后的保育猪以及肉猪。
徐明一次性定了三四千头种猪,“目前市场的种猪价格行情较高,七八十斤的二元种猪现在是4000多块,而同等重量的纯种猪7000多元。这批种猪要花1000多万元。”
不过,目前行情确实让徐明感到意外,但他十分看好这波猪肉前景。他给1℃记者算了一笔账,湛江当地最新的生猪出栏价能达到16元/斤左右,一头待宰的肉猪一般是在230斤左右,总价约3600元,除去1200元的猪苗成本,以及饲料、药品、疫苗、水电、环保、管理等费用,自繁自养一头猪可以挣2000元。“利润率超过100%。”与徐明一样,同样看好未来生猪行情的还有位于阳江的养殖大户曾明转。目前养猪可观的利润,让他颇为受益。曾明转的养猪场现在有1万余头生猪,其中包括母猪和肉猪等,他告诉1℃记者,现在基本每周要卖出500至800多头肉猪,同时还要定期补栏。
目前,广东省内的各项养猪扶持政策持续“出炉”。9月8日的广东省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会议要求,切实加大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
“现在政策是对行业有利好,但关键还是要看落实以及是否可持续。我们对养猪行业还是很有信心,未来5年应该有可观的利润,但问题是要保证出栏率。”徐明对1℃记者说。
划“红线”、定任务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介绍,去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禁养区清理和猪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广东省生猪行业总体信心不足,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较低,提前出栏、持续空栏等现象普遍,生猪产能下降幅度较大。
据统计部门数据,2019年上半年,广东全省出栏生猪1730万头,同比减少5.1%,期末存栏生猪1429.5万头、存栏能繁母猪130.5万头,同比分别下降33.9%、42.9%,“由于全国生猪产能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我省从外省调入生猪难度加大,生猪供应日益偏紧,6月以来各地生猪价格大幅攀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我国首次发布超强筋小麦品种
- 下一篇:黑龙江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超80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