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日期:2019-09-09     来源: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136    

  2019年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为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山西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食安办)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注意饮食安全,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第一时间停止食用,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保存可疑食品,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举报热线“12315”,也可拨打17703412315/18003412315向中国食品安全网—食安山西频道举报。

 

  外出就餐

 

  选择“有证”场所就餐。选择持有有效期内《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到无证餐馆用餐。

 

  寻找“笑脸”就餐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大笑”,“微笑”、“平脸”,消费者外出选择就餐时,建议尽量选择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餐饮单位就餐。

 

   自办宴席

 

  对于大规模的家庭聚餐,建议尽量选择在具有资质的餐饮单位举办。要自办宴席的家庭,应注意从食品采购、贮存、烹煮、清洁等各个环节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大规模聚餐承办者应主动向所在镇(街道)村(社区)申报聚餐活动情况,主动接受、积极配合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等相关人员的指导。

 

  大规模聚餐举办者应与承办者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明确各自食品安全责任。

 

  食品选购

 

  选择正规场所

 

  选择到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或市场去购买。不要图方便和便宜购买街头巷尾摊贩来路不明的食品及食品原料。

 

  做到三查三注意

 

  一查食品包装标志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上是否标明商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标准等内容;

 

  二查食品和原料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注意是否超过保质期限;

 

  三查食品的外观,注意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的食品所迷惑。

 

  索取购货凭据

 

  如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请不要食用,保留好购物凭证和购买的食品,拨打投诉举报电话。

 

  食品存储

 

  科学存储

 

  食品储存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未食用完的食品应密封,按存贮要求进行常温、冷藏或冷冻保存。隔餐食品要彻底煮透。在外购买的熟食或外出就餐时打包的食品,在下次食用前应先确认是否变质,及时清理已经变质的食品,未变质的食品要彻底加热后方可再食用。

 

  冰箱不是“保险箱”

 

  冷藏食品一般3天以内较好,不得超过10天。冷藏食品加工制作前应确认未变质,并重新煮透后再食用

 

  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银耳和木耳、薯类制品宜购买当天食用完的量

 

  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变质银耳和木耳、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等食品容易被环境中的椰酵假单胞菌污染,贮存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热食用后仍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一般应在购买当天食用完。寻找尽量选择有“大笑”“微笑”“平脸”标志等量化等级高的餐饮单位,并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通过网络平台订购餐饮食品时,应选择可短时间送达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并保留相关消费凭证。

 

  购买保健食品

 

  要做到“五查五看”:

 

  一查证照,看经营主体是否合法。

 

  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要认真查看经营者的证照;证照不全的,不要购买;现货销售保健食品的场所与《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不一致的,不要购买。

 

  二查包装,看购买产品是否合格。

 

  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没有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的产品不是保健食品。购买前,应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标注是否齐全。

 

  三查说明,看宣传内容是否合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