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蟹师、扎蟹工爆火,新兴职业崛起严选京东好蟹
时间:2019-09-03 15: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触网”后的大闸蟹即将接棒小龙虾成为爆款美食,并有望同月饼争抢中秋送礼市场。近日,南都热点站站队就“大闸蟹与月饼大比拼,你pick哪个?”的调查显示,近七成网友选择购买大闸蟹。 不过,受限于环保、养殖面积的缩减,阳澄湖大闸蟹今年产量骤减。不仅如此,今年中秋“提档”至9月13日,而阳澄湖大闸蟹9月23日才在常熟沙家浜开捕,这意味着,能准时在中秋节爬上吃货们餐桌的大闸蟹数量有限。于是,瞅准这一时机,山东东营、辽宁盘锦等地出产的北方大闸蟹今年趁势崛起,试图借助京东等电商平台实现全面升级。 而如同火爆的小龙虾带出剥虾师这一新兴职业那样,接棒它的大闸蟹爆红后,挑蟹师、扎蟹工等也成为京东等电商平台们带动的新一批“互联网+”周边新职业。 育苗师转型养殖基地负责人 位于山东东营永安镇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内,乘着船的蟹农将大闸蟹从水中捞出,蟹青壳白肚,由于尚未完全长成,个头略小。惠泽养殖基地的负责人赵金山告诉南都记者,每隔几天,他们就会打捞些螃蟹试吃,观察它们的成熟情况。 赵金山原本是一名大闸蟹育苗师。2000年水产专业毕业后,他留在东营培育大闸蟹蟹苗,当时蟹苗多是销往江苏等地,当地从事养殖大闸蟹人的并不多。“东营的地理环境位于黄河入海口处,又是盐碱地,虽然适合大闸蟹生长,养出来的蟹子口感好,但当地并未进行规模化养殖,一般是农户小面积散养,知名度不高,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为小众的湖区。”赵金山告诉南都记者,“那时候南方大闸蟹卖得很火。” 直到2017年,黄河口大闸蟹开始规模化养殖后,赵金山转型为养殖基地管理层。职位变化的背后,也是黄河口大闸蟹的转型。 近年来,阳澄湖大闸蟹退养还湖,预感到窗口期到来的东营市政府开始招商引资。“以前看着南方大闸蟹卖得好,也想养,但是养蟹成本太高。”赵金山称,2016年,一外地老板直接承包下5600亩养殖大闸蟹,今年预计将有70多万斤大闸蟹上市。 “今年是大闸蟹的丰收季“,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协会会长刘勇透露,东营连续三年实施规范养殖,成本不断降低,大闸蟹的价格也逐渐走向“平民化”。“阳澄湖流量下降时,联合电商、商超推出黄河口大闸蟹这一地域品牌,可直接触达消费者。”刘勇表示,今年是黄河口大闸蟹起步的一年,目标是去批发市场化,加强品牌推广。据悉,在销售渠道方面,他们一改往年主要销往南方批发市场的形式,今年节前,北方大闸蟹均在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以礼盒装为主。 金牌挑蟹师月入十万 南都记者了解获悉,山东东营大闸蟹2017年规模化养殖后,他们还从江苏挖来不少挑蟹师、扎蟹工,8月底至春节,这些挑蟹工都会在基地工作。 “这一职业的兴起最初与大闸蟹出口行业有关,为了减少退货率,提升用户满意度,不少企业都会聘请挑蟹团队。”有知情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但现在,因为大闸蟹上线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后,线上的销售出现井喷,挑蟹师逐渐成为养殖基地的“标配”。据该知情人士透露,挑蟹工的月收入在8000元-10000元之间。 “挑蟹工技术含量非常高,除了准备估计重量,他们通过捏腿、捏腹部就能知道螃蟹是否肥满。这项工作一般人做不来,需要找专门的挑蟹工。”赵金山透露,他们的基地有一个10人的挑蟹团队,一分钟可挑选15-20只,经过他们挑蟹后才能进入扎蟹环节。 40岁的廖师傅是“金牌”扎蟹师。南都记者在某大闸蟹养殖基地看到,廖师傅蹲在一个装满大闸蟹的白色箱子前,他快速抓起一只后,看壳、翻看肚子,视线停留3秒后,便能决定扔向右侧或是左侧盒子,这两个盒子则代表着不同的品质和规格。
无需过多思考,仅凭手掂就能准确估计重量,挑蟹工就像选秀节目的评委,眼观即可识别挥舞钳子的大闸蟹是否膏满肥美。廖师傅是挑蟹师中的“大师傅”,也是该基地负责人重金从阳澄湖挖来的。据说他每月的收入高达10万元,而他手下的两个徒弟,则是月入5万。 “真正成熟的大闸蟹,肉质鲜美、膏和黄饱满。这里面挺多学问的,大师傅才能一眼看出来。”上述基地的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有些大闸蟹个头看上去较大,但打开后却没多少“内容”。挑蟹师除了区分规格外,也能挑出真正的好蟹,“挑蟹工的门槛较高,必须有多年养蟹经验。” 3秒捆绑一只蟹的扎蟹工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