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343号建议的答复(2)
时间:2019-08-14 11: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柑橘产业科技支撑力度,充分发挥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加大对柑橘新品种选育、无毒苗木繁育、精深加工、品牌创建与利用等方面的研发力度,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关于提升品质和种植效率
我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柑橘等产业绿色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一是支持标准化生产。2017—2018年,我部每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开展绿色高质高效整建制创建,集成推广包括柑橘在内的经济作物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技术模式,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19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带动大面积提质增效。二是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2017年,在优势产区选择100个既是果菜茶生产大县,又是畜牧养殖大县的示范县(市),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2018年试点范围扩大到150个县(市)。探索“果沼畜”“菜沼畜”等生产模式,促进果菜茶提质增效和资源循环利用。2019年在全国选择175个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打造一批绿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强化农牧结合,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整建制推进县对接,以果定畜、以畜定沼、以沼促果,推动种养业在布局上相协调、在生产上相衔接。三是完善补贴方式。创新和完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把支持农业生产的相关补贴资金合并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资金切块下达到省。各地可结合本地农业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布局,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资金予以支持。同时,中央财政鼓励各地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强化政策衔接配合,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生态环境防治与资源循环利用政策统筹实施,在一个区域相对集中、整体推进,形成政策集聚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争取扶持政策,强化项目管理服务,通过政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柑橘综合利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关于以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产业综合配套
我部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能力建设,完善柑橘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条件。一是加强产业体系建设。2007年,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建设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设立柑橘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聘请首席科学家1名,岗位科学家26名,设立综合试验站28个。中央财政每年投入3250万元,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支持专家在柑橘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农机化、加工、质量安全等领域开展研究和示范,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建立分级分类培训机制,通过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加强农业技术、政策法规、市场信息、质量安全、生态环保、金融保险等多领域知识技能培训,增强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2017年以来,每年组织对全国不少于1/3的基层农技人员进行连续5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2014年以来,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编制《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涵盖种、养多个领域,围绕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工需求,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提高名特优新品和高质量农产品生产水平。截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70.9亿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近3年累计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33.48万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