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重庆酉阳县油茶产业铺就脱贫路(2)

  然而,当干部们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时,村民们的态度却不冷不热。“大家不愿把土地拿出来,害怕像之前那样,拿了土地又看不见效益。”田华强坦言,这归根结底,还是村民们没有信心。

 

  干部们继续给村民做工作:“乡亲们,新模式是业主以资金入股、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集体以资产入股,组建基地合伙种植油茶。在油茶见效前,为保障大家的利益,公司每年给予固定的保底分红,油茶见效后,所得收益再按照公司、农户、集体6:3:1的比例进行分配。”

 

  见村民们还不明白,他们又掰着指头算账:“盛产期后,每亩油茶的收益在4000元左右,若按照30%给大家分红,每亩地最少也能分红1200元,比种植‘三大坨’划算多了。”

 

  听到这里,村民们陆续松了口。经过协商,酉州实业集团决定在车田村打造全乡第一个油茶示范基地,贫困户庹汉兴来劲了,他将自家5亩土地入股到农业公司,又在基地打工,负责油茶苗的栽种、管护等。去年,算上务工收入和保底分红,他一共挣了2万余元。“这实实在在的效益让我们对产业发展有了信心。”庹汉兴高兴地说。

 

  缩短见效周期

 

  扫除脱贫“拦路石”

 

  车田乡的老品种油茶自栽种后6年投产,12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最多可达3000斤。尽管引入了保底分红机制,但相较于其他农业产业,油茶漫长的见效周期依旧是产业脱贫路上的“拦路石。”

 

  “对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两方面探索,一是引入新品种油茶,缩短生长周期;二是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以短养长,增加村民收入。”田华强告诉记者。

 

  事实上,早在2008年,酉阳县已着手进行良种油茶的引种试验。他们利用酉阳野生油茶这一天然数据库,从油茶林中筛选出芽变优系作为母本,再通过多年物后观察,待其性状稳定后截取母本上的枝条,在不同地域进行试种,再从中选育最优质的品种。

 

  如今,车田乡栽种的油茶主要有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53号等,他们的生长周期比老品种油茶缩短了4年,且含油量更高。

 

  而利用油茶林间空地,车田乡还发展起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到30岁的游敏是村里的返乡青年,他前年回乡后,利用门前的油茶林发展特色养殖业,成为村里第一个养殖火鸡的人。他说:“在油茶林下放养火鸡是双赢的,一方面,能为我节省租住养鸡场的场地开销;另一方面,火鸡还能给油茶除草,帮基地节省用工成本。”今年,游敏一共养殖了1000多只火鸡,预计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

 

  对于新造的油茶林,当地则计划利用苗间空地套种中药材、高山蔬菜等。据初步估计,借助林下经济,即使在油茶生长期,该乡也能实现每亩林地超过万元的收益。未来三年,车田乡将在全乡建造1.6万亩油茶基地,带动辖区4个村庄脱贫致富。

 

  不过,车田乡的油茶产业依然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品牌建设方面还亟待突破。目前,当地一些老的油茶林依旧归村民所有,要加速品牌建设,就得尽快将这些油茶林流转过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管护,提高油茶质量。

 

  此外,农业要获得规模效益,完整的产业链是关键。对此,车田乡也正与酉州实业集团商议,拟打造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投产后,将采取国际上领先的亚临界萃取工艺提炼茶油,使茶籽出油率提高到95%。届时,车田乡的油茶年产值将有望达到1.5亿元。

 

  记者手记

 

  发展扶贫产业要找准着力点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核心。近年来,重庆市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了柑橘、中药材、茶叶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一些地方虽然有了产业,却出现脱贫快、返贫易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产业质量不高,利益联结方式单一,贫困户参与发展的深度不够。

 

  要解决这些弊端就要因地制宜寻求合适的产业及发展模式,既要保证产业品种的差异化,又要健全体制机制,让村民“有利可图”。以车田乡为例,此前之所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没有找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浪费了天然的生态资源。而如今,借助农村“三变”改革,当地村民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中。其打造的油茶产业盛产期长,只要抚育管护得当,投产后可连续盛产30年。可以说,一片油茶林就能富裕几代人。

 

  总而言之,产业扶贫要放眼长远,要建立可持续、健全地发展模式,让贫困户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