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牛羊驴特色产业的意见(辽政办发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畜牧业是我省农业农村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牛羊驴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特定的消费市场,在我省畜牧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随着畜产品消费水平和结构不断升级,牛羊肉、牛奶、羊绒、阿胶等特色畜产品供求趋紧、价格高企,大力发展牛羊驴特色产业对我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畜牧业新的增长点、缓解畜产品供求矛盾、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8〕1号),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优化调整全省畜牧业结构,增强特色畜产品市场供应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发展牛羊驴特色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环境友好为方向,大力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认真落实省十大畜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向特色产业汇聚,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特色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牛羊肉产量达到39万吨以上,奶类总产量达到146万吨以上,驴存栏量稳定在48万头以上,基本实现畜禽良种全覆盖。生产方式转变明显加快,肉牛存栏50头以上、驴存栏50头以上、羊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比2018年提高3个、5个、2个百分点,奶牛牧场化养殖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全省青贮玉米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综合利用量34%以上。

 

  二、重点产业及重点区域

 

  (一)肉牛产业。以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为重点,带动肉牛业转型升级。坚持适度规模饲养母牛、集中育肥的肉牛发展模式。加强产销对接,积极拓展国内高端消费市场。

 

  重点区域: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普兰店区、瓦房店市、新宾县、本溪县、桓仁县、黑山县、义县、阜蒙县、彰武县、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建昌县等。

 

  (二)奶牛产业。推广整株青贮、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开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提高单产水平和综合效益,实现为养而种。探索和建立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一体化经营,提高奶业综合竞争力。

 

  重点区域:沈北新区、苏家屯区、新民市、法库县、金州新区、抚顺县、凌海市、义县、阜蒙县、彰武县、铁岭县等。

 

  (三)驴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开展辽西驴社会化联合育种工作。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与东阿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开发阿胶、驴肉、驴奶等特色产品。

 

  重点区域:锦州市、阜新市、朝阳市、葫芦岛市、法库县等。

 

  (四)肉羊产业。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方式,发展订单合作为主体的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生产水平和繁殖效率。培育壮大屠宰加工企业,健全羊肉可追溯体系建设。

 

  重点区域: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黑山县、凌海市、义县、阜蒙县、彰武县、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兴城市等。

 

  (五)绒山羊产业。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强化辽宁绒山羊的品牌效应,确保我省的全国绒山羊供种基地的优势地位。鼓励订制和加工订单生产,开发羊肉、羊毛、羊绒特色产品。

 

  重点区域:岫岩县、清原县、新宾县、本溪县、桓仁县、凤城市、宽甸县、盖州市、辽阳县等。

 

  三、主要措施

 

  (一)提升规模化、组织化发展水平。探索大型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和专业户养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推进标准化畜舍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装备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水平。健全合作社运行机制,引导合作社、合作联社规范化发展。着力调动饲养基础母畜积极性,提倡适度规模发展,逐步解决基础母畜不足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合同订单、入股分红、流转聘用等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