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师傅月饼创始人卢彬:做食品就要讲良心
时间:2019-07-27 03: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图为卢师傅月饼创始人卢彬 经济视野网7月26日电(记者覃照慧)今年6月,河南卢师傅月饼厂门口与往年一样,又一次热闹了起来,锣鼓喧天,人头涌动,厂门口摆满了鲜花,欢迎家人回家的条幅格外醒目,让回来“探亲”的卢师傅人一下子感受到了热情与温暖。 卢师傅月饼创始人卢彬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月饼厂每年都召开一次的订货会,基本都是放在每年的六月份召开。 卢彬还告诉记者,在他眼里,只要是做卢师傅月饼的就是他的家人,卢师傅月饼厂就是一个大家庭。 据卢师傅月饼厂相关负责人透露,当日,订货商来了将近500人,基本全部签约,当日最高签约额接近200万。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河南卢师傅月饼厂坐落于河南永城,永城又被誉为“豫东明珠”、“中国面粉城”,又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长寿之乡”等之称,这也给卢师傅月饼厂提供了快速成长发展的土壤。 据悉,今年卢师傅月饼的订货会比往年来厂里参加订货会的商家又多了不少。 来自山东聊城的代理商李某表示,他与卢师傅月饼厂已经合作了五六年,他从最早的一年销售五六万,到现在每年销售五六十万,销售额在逐年提升,当地的消费者对卢师傅月饼越来越认可。 相对于聊城来说,河南郑州的市场更为火爆,据郑州销售商称,在短短的三年中,郑州消费者对卢师傅月饼的认可度在逐年翻翻,上年的销售额已经达上千万。 卢彬说,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惊奇,他在创业之初就曾立下誓言:“要做就做让消费者放心的食品,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也因此,卢师傅月饼在全国获得殊荣,并摘得食品行业多项桂冠。 目前在永城,甚至全国很多地方,提起卢师傅月饼,相信很多人都因他的美味而印象深刻。它酥脆的口感,丰富的馅料,质朴的包装,已经征服了人们的味蕾。 拿着祖传秘方创业 卢彬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陈集镇芦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姐弟8人,他排行老八。那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帮父母减轻压力,卢彬初中刚毕业就进了当地一家窑厂。在窑厂里,他烧过窑,拉过砖坯,操作过砖机,总之都是重体力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睡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第二天起床,还得接着干。 卢彬在窑厂工作的同时,还向一位远房姑姑学会了熬制玉米糖浆,供应给那些做糕点、果子、月饼等小加工点作原料。卢彬白天在窑厂工作出苦力,也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熬制糖浆,由糖化过的玉米水汁糖浆在熬制的过程中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等待空隙,卢彬每晚也只能利用这两三个小时的空隙进行短暂的休息,一旦疲惫过度未及时醒来,那么这一锅糖浆将全部作废,印象最深刻的是糖浆熬制过头第一次作废的时候,面对自己的辛苦付诸东流,疲惫的卢彬虽痛不欲生,但却欲哭无泪。 上半夜糖浆若顺利熬制,下半夜则需要赶着毛驴车给老城食品厂送货。待送货完毕,第二天的日头也刚刚升起,卢彬又要进入新一轮的白天码砖坯,晚上继续熬浆的生活。 也就是在给那些小作坊送糖浆的过程中,卢彬萌生了一个念头,他说:“既然别人能做食品生意,我为什么不能做呢?” 他把这个想法给父亲一说,父亲告诉他,他们卢家祖传几代都是做糕点的,只是到了他这一代暂时不做了,并且他手里一直保存着制作配方。 于是卢彬决定,就从月饼开始,做自己的事业。 从1993年起卢彬拿着自家的配方正式涉足食品行业。 刚开始做时,他手头没有一分钱,便向朋友借了两千元作为启动资金。 拿着父亲给的老配方,他日夜琢磨,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的改进,最终做出了口感比较好的月饼。 那时的条件非常简陋,烤制月饼用的都是“土炉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火候和上色都不易控制,稍不注意就会烤坏。 当时做出的月饼没有知名度,他便拿着样品跑市场、拉客户,一家家地上门推销,还要给商家承诺先赊账后收款,所有的退货无条件回收。 吃苦受罪那是不用言表,也更是一言难尽。 卢彬告诉记者,那时他不舍得花钱请司机,都是自己开车送货,赶上过节忙,他便忍饥挨饿、夜以继日地开车。 眼睛熬烂出了血疼痛难忍,他曾一只手捂着眼睛,另一只手开车,两只手来回交替,就这样又坚持了半个月开车送货。 2014年,卢彬的眼睛因血管瘤在郑州医院做手术,医生说,病因就是那段时间过度劳累和眼睛未得到及时治疗所导致的。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