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一次性餐具限供 请消费者配合(2)
时间:2019-07-24 18: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对比五家外卖的小票发现,备注栏的位置和备注字体大小都有所不同。唯一没有配送餐具的店铺,所用小票的备注栏位于小票上端,备注字号较大,字体也与小票其他内容有明显区别。门店经理表示,之所以如此设计小票格式,就是为了让员工打包时不会漏看备注信息。
而在其他的四家店铺,小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备注信息被放在了最下端,字体还很小;有的则密密麻麻的与其他信息混在了一起,很难辨认。记者走访了其中一家店铺,店长表示,当时确实是员工在打包时没仔细看,随手把餐具放了进去,下次会更注意备注的信息。
平台回应
应加强对商家监督 引导用户积极参与
相比于堂食,外卖已经成了一次性餐具的主要消耗渠道,订餐APP中设计“无需餐具”选项,对一次性餐具的减量有很大帮助,也契合了用户追求环保的理念。外卖平台美团的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对于“必选餐具数量”功能,公司已经开始根据上海的推行情况来规划其他城市的下一步进展。
针对记者反映的“已备注无需餐具,最终仍收到餐具”问题,负责人表示,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加强对商家的宣传和监督。“我们在后台上线了《不需要餐具商家规则》,每个月底会统计商家的执行情况,并提供奖惩。执行情况好的商家,平台会在环保活动页面中公布名单,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商家下单。执行情况较差的商家,在APP的展示权重上会受到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平台也号召用户积极参与“无需餐具”订单后的环保小调查,多向平台反馈,进一步监督商家的履行情况。
“外卖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平台,除了对商家进行监督,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引导消费者树立环保意识。”负责人表示,美团外卖已经将每月的最后一天设立为环保日,并借助植树节、环境日等环保节点,向消费者发起环保倡议。对于用户不选择餐具的行为,平台也会有相应激励措施。每一次点选“无需餐具”选项都会积攒环保能量,并兑换成公益金,捐赠到“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基金”当中。
建议
在家里点外卖 就别要餐具啦
“从目前来看,对于新规的支持与质疑之声都有,我个人是属于支持一方。”餐饮行业研究者闫寒表示,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会增加原材料的消耗,餐具的后期降解也有难度,新规的实施对于环保肯定有促进作用。“但有人认为这牺牲了就餐时的便利性,实际操作中会有难度。”
在闫寒看来,很多人可能忽略了条例表述中的“主动”二字。“不得主动提供并不是直接禁止,这其实给了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既可以自带餐具,也可以向商家索要。”
有部分人出于卫生和环保角度,向来就会在吃外卖时用自己的餐具,这次的新规对于这部分群体没有影响。而对于一些在“临界状态”纠结的人,新规的施行有助于坚定他们用自己餐具的想法。“对于在家点外卖的人,新规的施行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既然家里有餐具,就不要再向商家多要一份了。”
除了从条例上限制以及从环保概念上宣传,闫寒认为,一次性餐具的减量问题也应从商家的成本角度推动。“比如现在塑料吸管使用量很大,有的咖啡店、奶茶店就采用了一种无需吸管的直饮杯,打开杯口的小盖就可以直接喝到饮料。直饮杯的出现就是一种成本推动的结果,商家能从中节省塑料吸管的成本,又不会影响用户的就餐体验,他才有意愿去改良。”
本报记者 莫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