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古法再创新,比硬币还小的迷你红糖片
时间:2019-07-18 16: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得天独厚的甘蔗,传承283年的红糖 每年深冬初春,云南昭通金沙江边的风都是甜的。微风掠过成片的甘蔗田,染上了甘蔗的丝丝甜味。每年此时,便是巧家糖匠们榨甘蔗、熬红糖的时候。 巧家县位于金沙江畔,海拔2440米,全年日照2297小时,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水源充足纯净无污染,有机红沙土中铁元素含量极高。由于地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暖湿气流下行,造成焚风效应,使得河谷一年四季干热如夏。而热源,恰恰是甘蔗糖分和水分孕育的关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构成了甘蔗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品质长年位列全国第一的巧家甘蔗,为好红糖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巧家也继承着栽培历史悠久的老品种甘蔗——荻蔗。甜度高,粘度好,营养更丰富,口感更清爽。在时光变迁中保留下来的这一古老品种,深受糖匠们的喜爱,也是巧家手工红糖的品质根本所在。
巧家独有的小碗红糖手工艺代代相传,距今已有283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巧家蒙姑岳氏运铜到弥勒竹园镇,回程引进了甘蔗种植,制糖技术也由此而入。此后,种甘蔗及熬红糖的传统,便在金沙江两岸谷地流传开来…… 283年后的今天,云小南联合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家小碗红糖技艺的正统传人郭发万,在古法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更小更迷你更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迷你红糖片,标志着古法手工制糖业的又一次前进和创新。
迷你红糖片,手工制糖业的进步标志 传统红糖多为块状,包装多为袋装或罐装,体积大,难保存,储存不当便容易发潮变质,且不适合外出携带。对于现代上班族女性及经常出差旅行的人来说,食用非常不便。很多女性会选择在出门时带一袋红糖粉,但是,一方面,红糖粉很难及时找到热水冲泡;另一方面,市面上的红糖粉多为赤砂糖冒充而成,食用后对身体有害无益。 为让现代人实现“红糖自由”,云小南迷你红糖片在红糖体积和包装上都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创新。迷你红糖片大小犹如泡腾片,一片仅4.5g,直径小于1元硬币,重量约为传统红糖的10分之1。
身材虽小,能量却足。1片迷你红糖片相当于3节甘蔗。因为没有添加任何工业助剂,云小南迷你红糖片最大程度保留了甘蔗中的营养成分,除了可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还有人体必不可少的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盐酸以及锰、锌、铬等各种微量元素。《本草纲目》所记载的好红糖标准:“凝结如石,破之如沙。”在小小的迷你红糖片身上,也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迷你红糖片的特点是无需热水冲泡,可以直接入口嚼食或含服,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能更快补充能量,恢复体力。能够做到口感清甜、干吃不腻,和甘蔗的品种、匠人的技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品种荻蔗色泽如玉、皮薄似纸、清脆多汁、甜而不腻,区别于其他红糖产区制糖所用的普通黑皮蔗及黄皮蔗;巧家手工制糖工艺采用古法五连环柴火牛尾灶熬糖,只有老糖匠才能掌握好熬糖的火候、杀糖的力度,因此熬出的红糖既不会有焦味,也不会有白砂糖或赤砂糖的甜腻,只有天然的甘蔗清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