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今年我国将成为全球对虾第一进口国(2)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指出,虾蟹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种类,2017年养殖产量约387万吨,产值超2000亿元,终端消费市场价值超过6000亿元。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东南亚对虾养殖国都面临养殖难度逐年增大、单位产量下滑的困境。连养障碍是导致产量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病原富集、区域富营养化、气侯变化等是连养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而生态养殖,如混养、轮养可以减少连养障碍的影响。目前我国虾蟹生态养殖产量约270万吨,约占70%,对国内绿色养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孔杰在会上谈到,国内种虾品种多,没有形成市场优势,多数国外品种不稳定,整体市场占比变化大。目前,国内对虾种业仍面临许多难题:种业链尚存漏洞,SPF难;引种也引进了新病原,做种和苗的难度大;品种品系多,国内种虾生产能力弱。同时,国内对虾种业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一是基因组测序取得突破;二是分子育种技术、家系育种技术、凡纳滨对虾种质参数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三是全封闭双循环种虾养殖技术、严格水处理技术、生态育苗技术等良种良法上已建立了相关关键技术。

 

  对虾养殖向高密度

 

  养殖方向发展

 

  正大集团水产事业虾蟹料助理动物营养专家邱璇为正大集团水产事业首席营养专家陈明典代讲。他在会议中表示,亚洲地区的对虾养殖正在向“可持续性的高密度养殖”方向发展。正大所设计的对虾养殖综合模式恰好迎合了这种趋势。养殖场组成部分包括蓄水池、水处理池、即使用水池、标苗池、大虾养殖池、污水池、污水处理池。整个养殖场的养殖面积与水处理池面积为3:7,养殖全过程遵循正大“三个干净”加生物制剂的养殖观念,“三个干净”指的是养殖干净、水质干净、虾苗干净。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亚洲区海水养殖专家蓝祥宾提出,生物絮团在养殖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稳定水质,吸收水中的氨氮。另外就是与病原菌竞争,控制病原。在应用上,目前主要应用于对虾、罗氏沼虾、罗非鱼、虱目鱼、鲻鱼养殖,在虾类上,用于虾苗标粗的较多。据蓝祥宾介绍,在美国有一些农场主利用废弃的车间并采用生物絮团技术养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平均产量达到10斤/立方米。美国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得更高,但是10斤/立方米的产量是他们觉得较为可控的范围,他们一般使用芽孢杆菌培养絮团,需要近一年时间生物絮团系统才能稳定下来。目前我国湖南、江苏等地也有应用,但虾体色的改善以及养殖中后期的亚硝酸盐控制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