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亮食安答卷:去年侦破违法犯罪案292起
时间:2019-06-27 10: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6月18日至6月28日,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的2019年度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岛城举办,期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亮出了一份食品安全工作“答卷”——2018年,岛城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82%;食品生产环节抽检合格率达98.18%;市场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88.08%;食品安全事故为“0”;累计查处案件4578起,入库罚没款4145万元;侦破违法犯罪案件2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8人;1.6万家饭店食堂实现“食安亮化”;继被国务院食安办命名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后,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6个区市成功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市(区)……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答卷”背后,是青岛在守卫舌尖安全上的探索与创新,是一套兼具铁腕与智慧、具有城市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铁腕执法
侦破食安违法犯罪案292起
治理食品安全,需用“铁腕”重击。目前青岛市拥有着4001人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每万人口监管人员达到4.35人,超过每万人口3.5人的创城标准。对于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始终坚持高压打击态势,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开设了全国首个标准化食药巡回法庭,推行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和“6+1”区域稽查协作机制,开展了“守护舌尖安全”、“砺剑护农”等10余个专项行动。2018年,累计查处案件4578起,入库罚没款4145万元,侦破违法犯罪案件2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8人,完成食品定性定量检测8.7万批次。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在全市开展“守卫舌尖”系列整治行动和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将农业投入品、“三小”业态、保健食品、校园食品安全、网络餐饮、农村食品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纳入年度整治重点。截至目前,全市检查食品企业或单位5.6万家,责令整改单位2200余家,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94件,罚没款346.6万元,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12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4人。
只有严格监管好“出口”,百姓才能放心地“入口”。按照国家和省部署,对标国家创建要求,市市场监管局将“一老一少”(保健食品、校园食品)“两大三小”(大型企业产品、大宗食品和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等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的4个目标进行了拉升量化。明确今年年内实现校园食堂“明厨亮灶”率90%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网络订餐业户备案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到70%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
■创新智慧监管
“笑脸地图”让食客定红黑榜
让百姓吃得放心,不仅靠“铁腕执法”,更要靠“智慧监管”。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实施智慧监管。青岛借此东风,升级绘制了全国首张“食安笑脸地图”,已覆盖65332家餐饮单位和1030家小饭桌。
智慧监管,数据为要。传统监管主要靠人工,数据是分散的、点状的,如同一个个“孤岛”,而“笑脸地图”实现全部餐饮环节的大数据预警和监管,汇总了餐饮单位许可信息、笑脸评定、食安亮化等基础数据,实现了全景展示、地图展示、列表展示、附近笑脸餐厅、搜索导航、消费者点赞评价、点对点举报反馈、纠错、评论等功能,打造出“让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的青岛特色现代治理模式。
食品安全,企业是第一责任人,更需要社会共治。截至目前,“笑脸地图”访问量已突破200万人次,食客的点评定出了餐饮业的“红黑榜”,智慧监管调动全民共治,鼓励企业合法经营、规范操作、做大做强,从而推进餐饮业整体升级。
■搭载“互联网+”
后厨望远镜与溯源零距离
自2013年起,山东省、青岛市出台了指导意见,要求在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崂山区搭载“互联网+”,打造了“明厨亮灶餐饮企业远程监控系统”。有了这个系统,消费者和执法者就像有了一架可以看到后厨的“望远镜”,只要下载到手机端,就可直观看到菜品的切、配、烹饪、冷食类和生食类食品加工、餐饮具消毒等环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