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大众点评“必吃榜”入围率仅万分之一,值得吗?(2)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许多商户上榜后,门店收藏量、点击量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了3-5倍,一些特殊节假日,个别上榜餐厅的数据年同比提升100%至300%。

同时,在必吃榜发榜后,上榜商户的收藏量都迈上了一个台阶,而这批消费者,也会在一年中进行探店、消费,从而持续带动商家的流量。

其次,必吃榜延展了商家的服务半径。

必吃榜在评选时,会考虑到异地游客对于餐厅的评价,只有多客群均满意,餐厅才能上榜。这样的机制,让必吃榜成为以“美食探店”为目的的游客的出行指南。

据数据显示,商户上榜后店里顾客结构会发生变化,异地消费者、游客及第一次来店里消费的顾客数量占比都会明显提升。

对于一些具备“隐藏”属性的单店、小馆来说,必吃榜的推荐得以让更多新的客流知道这些小店的存在,拓展了他们的服务半径,真正实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最后,必吃榜为商家带来了品牌溢价。

必吃榜对于商户的引流价值,可以让其拥有更多的品牌溢价,在经营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黄涛表示,现在一些商场在招商时,会定向邀请必吃榜商家入驻。在房租等利益层面,商场也会对必吃榜商家有一定政策倾斜。“以前是我们去找市场,上了必吃榜后,现在是市场来找我们”一位在行业从业十多年的餐饮老板感叹到。

市场对于必吃榜商户的认可,也是源于必吃榜招牌的辐射能力。北京望京地区的一家蒸汽石锅鱼在登上必吃榜后,就因为人气高涨,排队时间过长,带动了周边其他餐厅的上座率提升。原本没租出的铺面也很快招满,一个必吃榜商户带动了整个商圈客流改善。

大数据构建美食榜单,意欲何为?

必吃榜受到商户和行业青睐,食客是根本原因。

2003年,大众点评已经成为美食饕客的聚集地。5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被重塑,餐饮点评的门槛进一步拉低,随着信息量急速增长,用户在餐厅选择上的决策难度也日益增加。

因此,人们需要一份指导——客观,公正,基于真实评价,而足够简单。

作为代表大众口味的大数据榜单,必吃榜是头一份。2017年,大众点评从全国的766万余家餐饮商户中选出869家商户,推出首届必吃榜,目标就是让用户不踩坑。

这一模式得到了用户和商家认可,大众点评在两年内又先后新增“必逛榜”、“必玩榜”和“必住榜”。很快,业内多家企业纷纷推出同质化榜单。但大众点评的平台性质,让它拥有独特的大数据整合分析优势。

极光大数据此前发布的《2018年生活服务到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大众点评在“推荐/评论对我有帮助”的评价获得最高分7.9分,领先其它平台。

这样看来,代表大众口味的大数据美食榜,还得看大众点评必吃榜。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