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谁把中国白酒带到了文化时代

文丨海纳机构总经理、中国酒业协会常务理事 吕咸逊

酒以祭天(与神沟通),酒以成礼(与人沟通),酒以入药(与己沟通),这是酒在中国古代的三大功能。自古以来,中国酒就在不同的场景、以不同的表现为文明的发展添砖加瓦。随着国力的发展、文明的回归,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一带一路”、“文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以文化作为引导提升品牌价值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作为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国酒——白酒,也正在进入“品质+文化”的全新表达时代;应该说在中国酒业协会指导、众多名优白酒企业积极参与下,由产区、酒庄、专家、标准、年份等方式为主体已然形成了系统化的品质表达体系;白酒的文化表达体系尽管在行业已经提出多年,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表达体系,但是很多中国名酒(特别是领军企业)已开始注重文化价值的构建,逐步开始探索文化表达的方向、方式、方法。 

  

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茅台开启了文化中国酒新时代 

茅台的过去更多的是围绕“茅台文化”在做品牌,从茅台生肖酒的收藏热度可见一斑。而茅台镇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带给了酱香酒产区独有的神秘面纱:独特的赤水河,特殊的紫色土,温润的气温及气候,独特的酿酒高粱及微生物群落等,形成了酱香型白酒得天独厚的五个要素,水、土、气(温)、气(候)、(微)生(物)。

伴随着茅台文化的历史发掘和深入人心,“茅台”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场景文化符号,与党史、国史、军史紧密相连,其阳刚、正能量的表现使其成为了中国“红色文化”、“国酒文化”的代表。 

随着时代的推进,茅台继续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2018年,茅台集团李保芳董事长更是提出建设“文化茅台”战略的初步设想。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是由红色故事“武为先”到文化兴企的“文为先”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的重要战略。“历史”是茅台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未来”是文化茅台的核心驱动力和发展目标。茅台扛起酒业文化大旗,在平衡中不断地刷新高度。

在“茅台文化”的传承中,更是与“国、家、人”进行关联,不仅要肩负“国酒”形象,更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实现茅台酒、酱香酒的“万家共享”,这也正是茅台集团“双轮驱动”战略的方法论,所以国酒茅台、酱香茅台是以文化注册品牌到消费者心智之中,堪称世界酒文化的典范之作。 

  

文化引领品牌、品牌弘扬文化,舍得为文化中国酒提供了样本  

时代一直随着历史的传承展现出其独特的“精华印迹”,正如“舍得”本身就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哲学精髓,演绎了中国流传千年的精神,它也是中国白酒行业中唯一一个以“文化字眼”命名的白酒品牌。

舍得,从广泛的文化角度、人性角度出发,从哲学、美学、艺术的角度,都代表着时代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演绎。2016年,深耕文化创意产业多年的天洋集团基于舍得品牌的文化基因,对舍得做了“传播中国智慧 打造文化国酒”的再定位,以将舍得打造成百年品牌为企业使命,在品牌打造的路径上“创新传播、共鸣心灵、关联消费者”,成为其引领白酒文化之路的关键词。并在落地上以《大国芬芳》、《舍得智慧大讲堂》、舍得艺术中心、舍得博物馆4大IP实现舍得与文化的互通承载。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