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2019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精彩回顾(2)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提出了对构建水产养殖价值链的一些思考。他表示中国水产行业发展进入新时期,正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从初级产品标准化向品牌化演变。产业上游向专业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产业下游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所谓核心价值,一是核心业务发展突出,市场影响力大;二是核心业务对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带动和价值实现要逐步增强;三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需要足够的技术和资本投入;四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和价值分配需要优化。

image.png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介绍了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合作情况,中心合作项目是基于中国渔业30年发展,实现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之下展开的,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业品种超过100种,2018年养殖产量超过5000万吨,捕捞1000多万吨,涉水高校与研究单位超过100家,育种、繁殖、养殖、动保、加工装备等产业链各环节已然发展完善。中心合作内容包括联合研究海水养殖技术、技术共享、人才培养、海水养殖种质资源收集与共享、共同讨论海水养殖产业和谐发展等。

image.png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淡水养殖技术经理周恩华分享了先进管理经验如何引导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他介绍了未来中国水产养殖将会向技术转型、升级,养殖模式创新的方向发展。其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IPRS)是传统池塘养鱼和流水养鱼的技术集成,将传统池塘从功能上分为集约化养鱼区和水质生态净化区;传统的静水池塘养殖创新为循环微流水养殖;传统的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集约化圈养模式”,这是水产养殖理念和技术的再一次创新。

image.png

  “中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新动能-全国水产绿色养殖技术与管理培训”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主办。

image.png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胡红浪为水产新品种进行了授牌。

image.png

  FAO Marcio Castro DeSouza先生分享了全球水产养殖主要品种生产、消费趋势。1990-2016年,全球水产捕捞量基本区域稳定在9千万吨,而全球水产养殖量还在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已达到2亿吨。产量位于前五位的海产品分别为:藻类、牡蛎、蛤蜊、虾类、扇贝。主要产区为: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挪威、智利等。到2030年,养殖水产品的需求量将达62%。最后,他强调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将是我们人类现今及未来共同致力的重要课题。

image.pn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徐皓所长报告了我国渔业转型与绿色发展模式,他介绍了渔业转型压力与绿色发展要求、淡水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构建和深远海养殖模式与深蓝渔业。对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深远海养殖模式与深蓝渔业,可以从迈向深水网箱设施、依托远海岛礁基站的养殖设施、大型养殖工船入手,其中大型养殖工船的海上渔业综合生产平台,建议采取“养捕加”一体化远海渔业生产模式。

image.png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结合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发展历程和匈牙利、荷兰、英国等国家的生态养殖模式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绿色水产养殖实践与操作。近年来在环保风暴的影响下,水产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发展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推广和应用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至关重要。

image.png

  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磊介绍了PRIMO的种虾选育发展情况、优势和市场表现。PRIMO从2000年在厄瓜多尔开始选育,是进行抗病方向选育的先行者。PRIMO的使命就是提供给市场不带特定病原(SPF)的优质南美白对虾种虾,所有种虾拥有理想的生产性状表现,种虾拥有极高的疾病抵抗力,对于环境适应性好,适合各种环境生长。

image.png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