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人造食品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2)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中国素食市场容量不是很大,基本上以出口为主,国内只是一个品类,还没有形成产业的概念。因此,从整个产业端结合消费端去看,未来五年是人造肉高速发展的一个节点。

 

  此间业内人士表示,假设人造肉未来能够替代全球1%的肉食消费,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亿美元。当前行业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较高,其中以植物蛋白为技术路线的“素肉”产品价格稍高于传统肉制品,尚可被市场接受,而以生物工程为技术路线的“培育肉”价格高昂,仍不能量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加工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表示,实验室里“造”出来的东西,无限接近可能,但不可能和牛奶一模一样。模仿得了口味,复制不了精华。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牛奶中到底有多少种生物活性物质,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养东认为,人造奶只是对牛奶的简单模仿,就像饮料添加香精一样,只能做到口味上像而已。至于母乳低聚糖之类的物质,或许也只是一个宣传噱头。

 

  对于人造奶的前景,贵州师范大学营养学教授李亚军并不看好。她说,牛奶并非奢侈品,人造牛奶首先在成本上不占优势,况且,很多消费者对人造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这种排斥感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虽然科技进步很快,但人造奶在技术上是否成熟、人造奶是否对人体健康无害等等问题,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