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茶业困局:毛利率超40% 为何不受资本的待见?(2)

  数据显示,我国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即使是创始于1993年的天福茗茶,经过26年的发展,2018年销售额只有16.36亿元,不足整个市场的1%。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各个地区都有茶园等相关产业,彼此间交流较少,“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较为少见,产业难以集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难以做强,因而也不受资本的重视。来自江西的一位投资人表示,茶叶在资本界并不被看好,真正会往这里投的资本并不多。

 

  酒业上市如火如荼,茶业却悄无声息。除在中国香港成功IPO的天福茗茶外,安溪铁观音、华祥苑、信阳毛尖、四川竹叶青、杭州龙井等知名茶企均未能如愿IPO。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刘纪恒曾公开指出,中国茶企难上市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形成工业化体系。

 

  对此,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在上游,中国茶企小而分散的特征导致茶叶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绝大多数茶叶还处于土特产粗加工的状态,行业整体难以做大。在下游,茶叶是一个高利润产业。那么,资本为何不爱茶呢?因为茶行业并不是说投入后马上就有回报,可以总结叫做行业的特性跟资本的属性是背离的、相悖的。资本要求的是短平快,但如果要认认真真做一个产业的话,产业链条太长了。另外,中国的茶叶品牌还没有出现太多,这也是原因之一。

 

  大茶国,小茶农

 

  中国是茶的故乡,发现并利用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博会被视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在此次茶博会上,有1500多家国内外的商家参展,共设展位3100多个。走进茶博会,犹如走进了茶的世界,红茶、绿茶,黑茶、白茶……应有尽有,汇集了包括中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茶品种。

 

  在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茶文化协会会长周国富表示,无论是从产出还是消费数量看,中国都是茶业大国,但还不是茶业强国。中国茶业还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低小散弱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我国茶园面积约占世界茶园面积75%左右,但产量约占45%,是世界前八产茶国家中单产最低的,产出效率比较低,其他国家约是中国的1.5~2.6倍。

 

  二是中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品牌不响,标准不一,各自为营,以原料茶和中低端茶出口为主,缺乏国际茶叶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三是品牌化、集约化、规范化程度低,大国小农特征明显,全国茶品名超过1500个,但大多数有名无牌,有品牌的规模也不大,尤其缺乏有竞争力的国际大品牌。

 

  四是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程度低,中国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仅占5%左右,邻近的日本,茶食品、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丰富,消费占比达40%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茶博会上的安吉白茶展区看到,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展区里,有四五家安吉白茶的茶企都在展示各自的茶叶品牌。一家名为盈茶园的茶企老板朱仁元告诉记者,自家拥有茶园300多亩,家户订单600多亩,年产茶2万斤,产值1000万元左右。

 

  朱仁元表示,他这样的规模和体量在安吉就属于中等规模,整个安吉像他一样规模的茶企也就10多家。另外还有两三家大型的茶企,年销售额可以超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安吉的茶企中,只要加入了安吉白茶协会,都可以在包装中使用“安吉白茶”,但是仍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在现场,前来看展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对于这些安吉白茶的品牌,都感觉到很陌生,并没有很熟悉的知名品牌。

 

  根据安吉官方发布的数据,安吉县拥有茶园17万亩,年产茶叶1800多吨,产值25亿元,安吉白茶还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过,整个安吉白茶行业,形成规模的企业并不多,只有极白、龙王山等少数几家企业的年产值进入亿元级别。而这些企业的品牌“极白”、“龙王山”在整个茶叶品牌中,也并不具有较高知名度。茶博会期间,记者在现场随机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牌知之甚少。

 

  而纵观整个中国茶业,在业内具有知名度的品牌也并不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寥寥无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