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山东发布2019年夏大豆生产技术意见 着力推广绿色防控病虫害技(2)

  免耕精播。免耕机械精播是抢时早播、增施肥料、提高播种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无论采用何种机型,免耕播种都要严格机械精播程序,行株距、播深、喷药量等指标都要达到农艺要求。种子间距要均匀一致,播种深度2~4厘米。根据地力和品种特性,选择合理的株行距。一般中上等地力采用40厘米或50厘米等行距,或50×33厘米宽窄行,亩播大豆种子4~6公斤,亩留苗12000株左右。中下等地力亩留苗15000株以上,上等地力亩留苗10000株左右。

 

  着力推广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夏大豆水肥管理要着力抓好“中耕培土、经济灌溉、叶面喷肥”等节水省肥关键技术措施,提高水肥利用率,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充分改善大豆营养状况,增强大豆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和物质积累能力,充分挖掘夏大豆高产潜力。

 

  中耕培土。中耕培土是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要按先浅后深的原则,在真叶展开后,抢晴及早进行第一次中耕。最后一次中耕在初花期前进行,培土在最后一次中耕时进行,高度为10~12厘米。

 

  经济灌溉。山东夏大豆主要生长发育阶段正值雨季,要积极采取“三沟配套”等措施,提高水分利用率,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满足夏大豆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如夏大豆生长发育关键时期遇旱,要采用喷灌或滴灌等经济灌溉方式浇水,重点浇好开花结荚水和鼓粒水,有效增加单株荚数、粒数和粒重。

 

  叶面喷肥。大豆中后期固氮,减少了对氮肥的需求。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块,可追施鼓粒肥。在鼓粒初期(播种后60天左右),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保荚、促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一般地块要在鼓粒中后期着重进行叶面喷肥,每7~10天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1~2次,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鼓粒,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对旺长田块,于初花期叶面喷施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控制基部节间伸长和旺长,防止倒伏。要严格控制烯效唑、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量和使用时机。

 

  着力推广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

 

  大豆病虫害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着力推广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重点推广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

 

  病害防治。苗期重点防治根腐病,可选用噻虫·咯·霜灵、或噻虫嗪·咯菌腈等兼顾杀虫杀菌的药剂拌种防治。开花期重点防治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结荚鼓粒期重点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虫害防控。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防治,可用30%多·福·克种衣剂,药种比例1:50,进行种子包衣。苗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直接撒施,喷施48%毒死蜱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防治成虫。点蜂缘蝽防治,在现蕾、开花和初荚期,用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早晨或傍晚害虫活动较迟钝,防治效果好。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荚螟、卷叶螟、食心虫等鳞翅目害虫防治,可用甲维盐、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的复配制剂,如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虱螨脲)+高效氯氰菊酯+有机硅助剂,喷雾防治。

 

  防除杂草。田间杂草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除草为主,化学除草为辅。苗期中耕培土可有效预防杂草。由于大豆对许多化学除草剂非常敏感,因此应该谨慎使用。化学除草有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封闭、苗后茎叶喷施等方式,应正确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避免造成当季大豆药害或影响后茬作物生长。田间秸秆量大的地块,可根据土壤情况、杂草种类和草龄,选择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

 

  切实抓好机械收获技术

 

  今年大豆收获重点推广机械收获技术。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5%以下,为适宜的机械收获时期。对不裂荚、抗倒伏、底荚高度适中的大豆品种,提倡采用机械收获。机械收获最好选用大豆专用收割机,要调整好收割机的拨禾轮转速、滚筒转速、间距以及割台的高度,降低大豆籽粒的破损率,减轻拨禾轮对植株的击打力度,减少落荚、落粒损失,降低破碎率。机收时应避开露水,清除杂草,防止籽粒粘附泥土,影响外观品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