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店不足三成 “手搅豆浆”牵出永和门店乱象(2)
时间:2019-05-14 09: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上述从事快餐经营的业内人士表示,永和豆浆出现年代较早,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涉及到商标的法律和规定还不够完善,且当时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更为严重,永和豆浆即便在别的地方被侵权了,企业本身也很难感知,永和食品除了发布澄清声明外,都很难进一步回击,这其实让很多餐饮企业都倍感无奈。
除永和豆浆外,近两年国内餐饮市场涌现出一批自带流量的网红餐饮品牌,它们中的多数都曾遇到过商标被侵权的问题。其中,从去年开始着力维权的鲍师傅此前商标被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抢注后开始大开加盟店,但北京易尚旗下的鲍师傅加盟店时常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以及雇人排队等负面消息,导致正牌鲍师傅屡受牵连。
“针对网红、知名餐饮品牌容易被仿冒的现状,餐饮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形成商标注册意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尹晨认为,因为餐饮企业所使用的商标成为注册商标后才能得到优先保护,法律有各种明确和完善的保护体系,知识产权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餐饮等服务企业需要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否则后患无穷。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出现这类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在知识产权等方面付出的多与少,关键是在当时企业的顶层设计方面没有规避所有的风险。同时,在“动态”保护方面,企业在成本较高的稽查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全面,而导致其他企业趁机而入。
山寨品牌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对于企业来说,关键在于经营主体应该健全商标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稽查制度,减小不法商人“钻空子”的机会。正尚律和律师集团维权部总经理杨雪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餐饮行业大多是从单体小店做起来的,虽然有店名,但却没有商标,这是餐饮行业早期就存在的问题。现在虽然很多餐企老板形成了注册商标的意识,但却时常忽视商标注册过程需要近一年的时间,这期间如果品牌快速走红,就会引来其他品牌的侧目,甚至有专门的公司在做抢注商标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