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斛北种”看庆云
时间:2019-05-10 09:4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千古一仙草,石斛有奇效。”铁皮石斛,在我国古代的民间被誉为“救命仙草”,道家医学经典《道藏》中将铁皮石斛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无论是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还是明朝的《本草纲目》,都将铁皮石斛的独特功效与价值记录其中。
探究其道地产地,宋朝的《图经本草》有这样的记载:“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今荆、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谷中。”由此可知,铁皮石斛主要是生长在南方山区地带。
然而,记者最近在地处北方平原地区的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采访时发现,铁皮石斛在这里却可以大规模种植。不仅如此,经中国中医科学院检测,这里石斛中的多糖、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均高于南方石斛,且富含花青素,完全达到了野生铁皮石斛的标准。
铁皮石斛被视为“药界大熊猫”,经济价值高,但自然繁殖能力低,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严苛,大多生长在南方的深山老林,如何让铁皮石斛成功“嫁”到北方,并成为庆云县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这不得不提及“南斛北种”第一人,山东沃森农业“掌门人”刘中华。
“南斛北种”困难重重,历时5年育出适宜北方种植新品种
走进位于庆云县尚堂镇沃森农业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智能温室大棚里,一株株铁皮石斛生长在挂篮里、苗床上、花盆里,三层种植空间错落有致,立体种养的石斛青翠欲滴、生机勃勃。
铁皮石斛产业在庆云县落地生根,离不开刘中华及科研团队的艰辛付出。“只适合在南方生长的铁皮石斛并不适宜北方的气候条件,之前也有不少人去尝试,但大都以失败告终。‘南斛北种’之路困难重重。”大学期间学习生物工程专业的刘中华非常看好中药农业发展前景,决定一试究竟,开启了“南斛北种”的征程。
2012年,当时已是移动公司中层经理的刘中华毅然决然辞去职务,自筹2000万元资金,成立了山东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找到了自己的大学老师、植物组培专家曹春英,几番诚挚邀请,将其聘为沃森农业首席专家。
经过多次实验,她们发现庆云县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虽然不利于铁皮石斛生长,但能激发其自身的抗逆性,更有利于储存营养成分。她们不断攻克“南斛北种”生长环境难题:种植基质不合适、成活率低,就用树皮代替锯末;水质不适宜,就对水进行处理;光照太强,通过运用内外遮阳网调节;在苗床里掺杂石块,提高透气性……
“由于石斛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高,刚开始我们只在智能温室大棚里种植,但一个占地10亩的智能温室大棚需要投资700多万元,成本太高,不利于石斛的大面积种植,如何培育出在普通大棚里就能生长的石斛,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据刘中华介绍,通过在高校实验室组培繁育,在基地模拟种植,历时5年无数次抗寒驯化,改良了南方野生石斛疯长的缺点,终于成功培育出适宜北方种植的铁皮石斛品种。
建立“北方石斛”生长体系,成为江北最大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我们在庆云实验种植铁皮石斛过程中,历经了几次自然灾害天气。2014年底的极寒天气,2017年又是极热天气,2018年又面临倒春寒,这样的话我们就形成了一整套的‘北方石斛’的生长体系。而且我们正常的石斛在零度以下,业内说是不可以存活的,而我们这个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是没有问题的。”刘中华告诉记者。
北方铁皮石斛虽然产量没有南方高,但是品质高,石斛渗出物、多糖、总皂苷等有效成份含量高,沃森公司成为北京本草方源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华洪药业有限公司等知名药企的原材料供应商,与500余家客户、50余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由于备受市场青睐,石斛产业发展效益非常可观。据刘中华介绍,石斛当年4月份栽种,到第二年冬季就可以采收,石斛采收周期6至7年,一个300多平方米的普通大棚年均收益在6万-7万元。
为带动更多农户致富,沃森农业建设200个大棚,由农户租赁或与公司合作种植,由技术员提供技术指导,一个占地半亩的大棚年收入最高能达8万元。目前,不少农民通过在公司打工或入股都已致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及时部署“蛾口夺粮”
- 下一篇:水稻种植方式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