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干旱减产 “山头”生普春茶竟没涨价
时间:2019-05-08 14: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干旱减产——市场的惯性思维是势必涨价。但是,今年云南普洱生茶(生普)春茶虽然遭遇了干旱天气,部分茶山的生普却没有涨价。不涨价是因为茶价已触“天花板”,还是茶农“挽留”茶客、茶商,还是茶价背后另有隐情?日前,记者亲赴云南西双版纳州普洱茶主产区的勐海、勐腊两县,上茶山、进茶园走访调查。
现象
茶区干旱
预测普涨的山头茶价格没变
5名采茶工到勐腊县易武镇麻黑村的茶农何东家送刚采来的茶青,上秤一称共40公斤,茶青重量比去年少了约一半。何东说,自打今年2月份开始,麻黑村乃至易武茶叶产区就几乎没下过一场透雨,茶树发芽的少,可采的茶青更少。减产的情况从3月下旬采茶开始就一直持续,他家的茶叶量比去年减少了四成左右。
与麻黑村相隔不远的丁家寨,情况也是如此。丁家寨拥有弯弓、白茶园等多个知名山头茶,每年会吸引不少的茶商、茶客来此采茶。从3月中旬开始,丁家寨茶农李文祥家就开始接待茶商,但是,茶树迟迟不发芽,多数茶商无功而返。李文祥说,去年谷雨前,茶树能采3遍茶青。今年,茶树发芽发得少,有的茶树只能采1遍,山头茶减产已成定局。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山头生普产区中,部分山头茶产区树龄小的台地、小树茶,因大幅减产价格略有涨幅。但是,树龄近百年甚至超过百年的大树茶、古树茶的价格与去年比基本没变。
随后,记者又来到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这里出产的“老班章”山头茶是生普中“名气”最大的。干旱减产在班章村也普遍存在,茶农二气告诉记者,今年“老班章”的小树茶价格每公斤7000元,大树茶每公斤1.3万元。这个价格与2018年比保持一致,并没有因干旱减产出现价格上涨。
正常的市场供需关系下,农产品减产,市场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茶叶也是如此。而记者在2017年实地采访时了解到,“老班章”小树茶每公斤5000元,大树茶每公斤8000元。“老班章”涨价是出现在2018年,但是,去年云南茶区风调雨顺,山头茶丰收。茶叶减产茶价不涨,而丰收价格反涨,这让茶商、茶客们越来越不懂。
早在到云南前,哈市茶商就听说茶区春旱,预测山头茶今年必涨的趋势虽然落空,但也没让他们高兴起来,甚至他们对山头茶的价格更“慌”了。哈市茶商们对知名山头茶满腹疑问——天气不好不再是涨价的理由,谁又是影响山头茶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幕后
飙涨百倍
资本炒作打乱山头茶价格
从事10多年普洱茶经营的哈市茶商柴冶和他的茶客圈曾经是“老班章”的“粉丝”,茶气足、回甘持久还带一股青果的香气,这是他们对“老班章”的评价。但是,2015年后,柴冶就没再去过老班章采购茶叶。他认为,动辄几千元一斤的茶叶,质价不符,价格背后有太多“水分”。面对价格飙涨的茶叶,茶客们除了尝鲜,很少会自掏腰包买来喝。
2003年,当时还在云南工作的柴冶第一次接触“老班章”,那时是每公斤30元。生普在茶市的知名度不高,需求量不大,价格也很稳定。2005年开始,台湾的一批茶商开始炒作普洱茶收藏、养生的价值,普洱茶不仅走进了茶市,还刊登在国内各大媒体上扩大知名度。那时,广东的一些游资“盯”上了刚起步的普洱茶,他们开始大量收购市场上的普洱茶,并少量销售,制造了求大于供的假象。囤茶憋高了茶价,几十元一斤的生普身价开始翻倍涨。
茶商们眼瞅着一周一个价的普洱挣钱来得快,他们借钱、贷款把所有钱都砸了进去。柴冶清楚的记得,那时茶商们收普洱茶都疯了,只要有人拿出普洱饼,就有茶商出价收购,茶市上还多出很多不作茶生意、专门炒茶的人。
2007年5月1日前,炒了3年普洱茶的一些广东游资在市场上放出囤积剩余的普洱茶,“蒙在鼓里”想分羹的茶商们却还在疯狂收购。随着囤高生普价格的广东游资撤出茶市,2007年5月1日昆明茶市开盘,原来每天都几吨、十几吨交易的普洱茶没人买卖了,借钱、贷款把钱砸进去的人傻眼了,普洱茶市“崩盘”进入寒冬。
2007年到2012年,国内整个茶市迅速发展,普洱茶市才慢慢恢复,茶市对普洱的需求量也开始加大。这时,以茶山命名的山头茶,因其品质好脱颖而出,被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再次被资本盯上了。与上次资本“洗礼”不同,这次注入茶市的资金是想跟山头茶一起升值,而非囤高价格后迅速抽身。
选择
“茶王树”遇冷
不知名山头茶品质也很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