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关于印发《吉林省市场监管系统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3)

  治理措施: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协助查处列入CCC认证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伪造、冒用、买卖CCC证书,以及认证证书撤销或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继续出厂、销售、进口等违法行为。针对重点领域,面向当地实体市场和大型电商平台开展认证有效性抽查,对于发现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获证产品向社会公示,指导并督促相关认证机构依据有关规定对该获证产品进行处理。获证企业、相关认证机构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进行严肃查处。(执法稽查局、认证监督管理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力度。

 

  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认证。

 

  治理措施: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产品的联动监管,针对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等自愿性认证领域买证卖证、虚假认证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开展认证检测乱象专项整治,协助查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增减遗漏认证程序的认证机构,以及篡改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数据和结果等存在违法违规情况的检验检测机构。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和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等行为,确保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执法稽查局、认证监督管理处、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开展认证实施机构专项监督。

 

  重点领域: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认证(体系、产品、服务)等。

 

  治理措施: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组织开展认证实施机构专项监督工作,统一监管原则和目标,增强监管的系统性。针对认证实施机构的不同特点和行业风险,通过认证档案核查、认证机构和企业现场检查、认证结果确认检查、认证人员见证检查等多种方式对从业机构实施监管,依法协助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执法稽查局、认证监督管理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机制保障

 

  (一)完善投诉举报受理处置机制。逐步整合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物价、知识产权等对外设置的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投诉举报渠道,通过“12315”一个电话号码对外、一个“12315”平台受理,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诉举报服务,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压缩假冒伪劣商品的生存空间。

 

  (二)建立跨区域执法办案协作机制。针对制假售假行为跨区域、链条化的特点,探索建立跨区域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完善线索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联合行动工作机制,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形成全链条打击。加快推动执法程序和标准统一化,组织行政区划接壤地域加强联合执法检查,消除监管空白地带。

 

  (三)加快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逐步实现日常检查“双随机”方式全覆盖,全年“双随机”抽查覆盖企业比例达到5%,抽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全面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依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强化企业信息披露、自我声明和信用承诺。建立健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和信用修复制度,完善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各项惩戒措施落地。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逐级落实责任。省厅执法稽查局负责本方案的总体组织实施,组织查办、督查督办具有全省影响或跨区域重大案件,指导和协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案件查处工作。省厅其他各相关单位要按需要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加强对本条线工作的指导,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