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驻村帮扶,他为什么能坚持?
时间:2019-05-07 15: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记贵州威宁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的人社干部胡雍辉
“上联:习主席高瞻远瞩万里河山绘蓝图,下联:李总理社会保障国强民富安天下。横批:习李睿智兴邦。”这是贵州省威宁县人社局劳监大队监察室主任胡雍辉写的对联。
胡雍辉同志于2018年12月29日光荣上榜“2018年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2019年3月22日被评选为“2018年度贵州人社新闻事件”,其事迹先后被《农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道。
谱写英雄赞歌
在基层已连续8年开展帮扶工作的扶贫英雄胡雍辉同志,目前挂任龙街镇红星村驻村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民生监督委员会主任。驻村帮扶,一年易过、两年能挺、三年可熬,八年呢?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为什么能坚持?既有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怀,更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支撑!
曾经自己掏钱,为残疾村民买轮椅;驱车数十公里,送白内障患者就诊;精心印制上万份惠民政策宣传单,亲自送到村民手中;为帮助留守儿童及贫困学生,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物资等。胡雍辉还通过对农业产业发展、就业、因病致贫返贫和经济发展等薄弱环节,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对策,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在脱贫攻坚战中和“战友们”谱写下一曲曲斗志昂扬的英雄战歌。
在帮扶和挂任威宁县斗古镇斗古村、麻乍镇双胞塘村、观风海镇野鸡河村、龙场镇白岩村、龙街镇红星村“第一书记”兼“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期间,这位优秀的驻村干部用实际行动做好驻村工作,改变着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年度考核连年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为村民谋发展和幸福
2016年4月,胡雍辉被组织选派到龙场镇白岩村驻村,临行前他了解到白岩村由于土层瘦薄,部分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差,广种薄收,村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白岩白岩,就是白色的岩。”经过悬崖陡峭的山路,白岩下面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其他的村民组看似很近却相隔甚远,真是隔山能对话步行要半天,村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这是胡雍辉对白岩村的第一印象。
为帮助留守儿童及贫困学生,2016年4月18日,胡雍辉联系爱心人士祖正能为威宁县龙场镇白岩村尖山小学捐赠2万余元的衣服、裤子、裙子等。2017年3月13日,为白岩村成立“威宁县龙场镇白岩脚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月20日帮助村民王崇永成立“威宁县龙场镇白岩酒厂”,3月22日联系电视台录制白岩土酒的宣传报道,3月28日帮助村民李仁良成立“威宁县仁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3月30日为村民陈兴军办理“威宁县龙场镇兴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民颜玉成办理“威宁县龙场镇玉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白岩村有村规,村风民俗记在心;邻里相处皆和谐,家家户户都欢喜;干群齐心谋发展,共建和谐富农村;驻村干部来到村,惠民政策暖民心。”这首村规民约顺口溜,道出了白岩村的和谐与民风,也道出了村民们对驻村干部的欢迎。
胡雍辉曾在观风海镇野鸡河驻村,算得上有着丰富的驻村经验。然而,这一年的驻村却异常艰难白岩村连办公场地都没有!当他行走在白岩村一条条坑洼的道路上,走访一户户贫困的农户时,不禁感叹:驻村工作远比想象中的困难和艰苦!
驻村伊始,胡雍辉以“建设美丽乡村,创建同步小康”为契机,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政策和精神,不但解决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还制定了村规民约。胡雍辉还结合“三字诀”助推白岩蝶变:“和”字诀“村规民约”树新风、“心”字诀拉近的不仅是距离、“钱”字诀发展才是硬道理,使白岩村群众蹬上致富路上的“三驾马车”。就这样,带着情感去做事的胡雍辉,尽全力为白岩村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
胡雍辉说:“我从小就生长在偏远农村,最能体会农村人的心情,为村民做点实事好事,村民开心我更高兴。”在他看来,对待群众要有感情,面对困难更要有行动。
被村民称为“活雷锋”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