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厦门市拟通过立法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全链条追溯制度 保障“舌尖(2)

  比如,创新“双目录”管理和“双码”制度。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双目录”管理有助于扩大纳入追溯体系生产经营者的覆盖面,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实行食用农产品标准追溯码和非标准追溯码的“双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地入厦销售食用农产品追溯的难题。

 

  “双目录”管理模式即产品目录和生产经营者目录并行。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把具备一定经济和管理基础、条件较成熟的生产经营者先行纳入目录,形成示范效应后再复制推广,逐步扩大适用范围。纳入目录的生产经营者,要在追溯信息生成后24小时内将信息上传到追溯平台,取得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码。令人关注的是,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食堂等,这些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也要列入生产经营者目录。

 

  外地入厦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如何追溯?创新实行的“双码”追溯制度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符合“一品一码”的,赋予标准追溯码;如果追溯信息缺失、不符合“一品一码”要求,但能够上传进货查验记录信息,可获得非标准追溯码,同样纳入追溯管理体系。

 

  链接

 

  《办法(草案)》解读

 

  《办法(草案)》借鉴了国内其他省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厦门市多年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相关政策,围绕目录管理、生产经营者义务与责任、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立法规范。按照分类管理、逐步推进的立法思路,在制度设计上注重前瞻性和实用性,确保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利于实务操作。

 

  《办法(草案)》旨在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归集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实现各部门监管信息系统、生产经营者自建追溯系统的信息共享,并为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提供免费的信息化公共服务。

 

  《办法(草案)》还明确了消费者可以通过追溯平台或者其他便捷方式,查询公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名词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是指食用农产品、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者依法记录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溯源、追踪和质量信息,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归集,实现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