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指南上榜农人群像
时间:2019-04-04 11: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3月21日,作为中国品质农产品风向标,中化农业熊猫指南2019春榜在北京揭晓,上榜的132款农产品以优良品质标记了中国农业的升级之路,也映像出背后匠心农人们的辛勤付出。 当下,中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着巨变,身处时代洪流中的农民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他们坚定信心、满怀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活力;他们大胆开拓、独具匠心,为品质农业开拓新境。在变革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分量,聚合起来便形成了农业未来。蜕变悄无声息,但历历在目。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新时代的“农人”,更有活力,更有创新意识,也延续着匠人的情怀。 垦荒,实现产业脱贫 土地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长久以来,“靠天吃饭”都是传统农业发展的一道红线。然而,凭借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对新农业的信心,传统的农业地域中也有了新变化。 沙漠里种大米,听起来天方夜谭,但却成为了事实。内蒙古沙米的创始人滕飞从13年就在做这件超出人常识的事情,他们通过农业种植手段进行荒漠化土地还原与治理,现已还原内蒙古奈曼旗和库布其沙漠的30000余亩荒漠化土地。滕飞说:“沙漠周边地区的贫困户很多是因沙致贫,种植沙米不仅能治理土地荒漠化,还能在提供纯正有机健康产品的同时帮扶他们脱贫致富。” 滕飞(右四)将沙漠变成了“黄金” 将黄沙变成农地只是滕飞的第一步。未来,滕飞期望将沙米打造成“科技+农业+互联网+金融”的组合产品,通过科技技术,建立包含生态还原板块、生态养殖板块、智农终端板块三大板块的企业生态圈,让沙米的技术惠及更多人。 升级,打造产品矩阵 与沙漠的种植条件相反,许多优质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如何将优势发挥至最大化,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诸多匠心农人的努力方向。 “我们希望能够为更多人带去绿色与健康,希望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也围绕火龙果深耕做出更多的延伸产品。努力在大家说起或看到火龙果时,能自豪地说全球最好的火龙果是我们中国海南东方的。”“北纬十八度火龙果”负责人高晓冬说。 海南岛岛西的东方市处于北纬18度附近,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少、土质透气性高、年均气温25度左右,因这里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被誉为全球火龙果优异的产区。高晓冬的火龙果品牌也因此命名。 高晓冬希望围绕火龙果做出产品矩阵 “种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前路何在?是继续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或是深度挖潜、延伸产业链条,还是做品牌、做标准?”这是很多农人思考的问题,高晓冬也不例外。 他一方面在产区扩大种植规模,努力呵护土壤,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基础;另一方面建立深加工基地生产火龙果果汁,并将陆续推出酵素、面膜、火龙果酒等产品。此外,高晓冬还通过与当地政府一起建立省级火龙果种植标准,推行企业+标准+农户或合作社的形式,把资本、种植、渠道等资源进行更深度、更优化的整合,在把握品质的同时也努力推动产业发展。 高晓冬认为,特色、品质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将会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带去更多动力。 思变,开辟农业新蓝海 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间生活场景已然成为过去。如今,随着农人们的创新意识,农业有了更多的展现形式。 2016年,邢军经营的莲雾种植基地已经走上了正轨。除了牛奶莲雾和黑金刚莲雾两款明星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邢军培育的新品种“南鹿一号”也终于上市,“标准+供应链+市场渠道”模式获得市场肯定,订货量超过了产量的300%。 邢军在种植基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