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特仑”“经典”……警惕山寨牛奶“傍名牌”横行农村市场(2)

  山寨牛奶屡打不绝,记者调查发现,违法成本低是主要原因。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东营市凯迪乳业有限公司曾因虚假宣传、商标问题被行政处罚,其中一次被罚款2万元,一次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

 

  此外,山寨牛奶的生产和销售渠道一般都很隐秘,增加了监管难度。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副处长陈爱民介绍,有的山寨牛奶生产企业与监管部门“打游击”,往往在夜晚偷偷生产、运输。销售渠道也很隐蔽,往往通过其自有销售渠道供货给批发商,有的是点对点单线联系。

 

  多位基层监管人士表示,对山寨产品傍名牌的问题,一方面要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名牌企业合法权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商标注册,对于跨类别同名注册、同领域相似名称注册等均要谨慎,避免无良企业钻法律空子“挂羊头卖狗肉”。

 

  此外,在农村市场泛滥的山寨牛奶大多质量不合格,相关部门应该将此作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进行监管。

 

  张庆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力,让生产者不敢生产、销售者不敢销售,让山寨牛奶没有藏身之地。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商标、成分等内容,对于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