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谁来保护自然“传粉工”?(2)

  此外,“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对传粉昆虫产生巨大影响”。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赵中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20世纪以来,农药在农林牧业有害生物防治和作物增产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农药的不合理应用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

 

  这一点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其中,杀虫剂和除草剂是引起熊蜂等传粉昆虫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绝大部分野生蜜蜂都是地下筑巢,杀虫剂可直接致其死亡,而除草剂会毁掉它们的野花食物资源,使它们丧失栖息生境,因而无处安家。

 

  目前,欧盟已证明新烟碱类农药对蜜蜂的不利影响,并禁用了吡虫啉等农药,以保护传粉昆虫,特别是蜜蜂的安全。

 

  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还发现,外来物种的应用也给我国本土熊蜂物种生态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和压力,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欧洲地熊蜂是全球范围内商业化应用最广的传粉蜂种,但是由于欧洲地熊蜂群势强大、食谱广泛、适应力极强,“一旦逃出温室在自然界建立野生种群,会与当地蜂种争夺食物资源和营巢场所,甚至还会传播病虫害”。安建东指出,其目前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智利、阿根廷等国家造成了生物入侵,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为了探究欧洲地熊蜂入侵中国的风险,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根据欧洲地熊蜂在东亚及其周边地区的分布数据,以及中国24种代表性熊蜂的分布及生物气候学数据,利用MaxEnt等5种分布预测模型,分析了欧洲地熊蜂在东亚地区可能的栖息地,以及对中国不同生态区熊蜂的生境重叠风险。

 

  结果显示,欧洲地熊蜂在我国的适生区面积最大。除了新疆西北部的自然分布区外,我国中部秦岭至东南部地区和东北部长白山地区也适合此种蜂的分布。在我国北方、南方和青藏高原三大生态区中,欧洲地熊蜂对南方熊蜂种群的威胁最大,北方种群次之,青藏高原种群最小。

 

  保护本土资源 制定应对策略

 

  当前,多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对传粉昆虫的保护。近几年来,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先后颁布保护传粉昆虫的国家战略规划,保护其提供必不可少的传粉服务。

 

  有了国外的前车之鉴,为了保护本土熊蜂,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尽早制定传粉昆虫资源保护政策。

 

  安建东建议,应主动管理、保护和建立熊蜂等传粉昆虫喜欢的栖息环境,为它们提供良好的营巢场所。另外,根据熊蜂在我国的分布特征,还应有针对性地建立一些自然保护区,例如在全球熊蜂物种资源最丰富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西秦岭山地建立熊蜂多样性核心保护区, 以保护我国十分丰富的熊蜂物种资源等。

 

  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赵中华表示,要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替代化学农药,以保护传粉昆虫资源及其多样性,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当然,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当务之急。安建东指出,我国应该制定严格的外来物种引进及管理政策,欧洲地熊蜂在我国适生区不宜引进,并且在温室内使用要做好隔离,严防逃出温室在野外建立种群,避免造成生物入侵。同时应该加大本土熊蜂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的力度,服务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从2006年开始,朱朝东就一直在全国推动传粉昆虫的研究。他表示,要保护我国熊蜂资源,必须重视对熊蜂等传粉昆虫本底的研究,尤其是传统分类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观察和监测能力比较缺乏。应从本底的角度,加强传粉昆虫分类学队伍建设,用生态学手段来量化分析传粉昆虫的动态变化,建立一支面向传粉昆虫的基础科研、评价和保护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