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外卖食品安全:推动社会共治 消费更加放心(2)
时间:2021-01-11 18: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看,外卖送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卫健委将按照“最严谨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在标准修订过程中,有关安全性的要求要进一步细化,紧跟外卖行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变化。与此同时,加大对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支持力度,强化行业协会学会职能,提升行业自律水平,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形成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
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外卖平台、餐饮企业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近年来,很多便利店、生鲜店,甚至传统菜市场纷纷选择入网经营。记者在某大型外卖平台APP上发现,一家知名连锁便利店提供番茄炒蛋、糖醋鱼块等快餐,还有主食小吃、轻食沙拉等选择;另一家居民区附近的菜市场也提供面点速食、卤菜熟食等外卖餐品。甚至连一些打车APP也悄然上线了外卖配送服务。这类新型入网经营主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餐厅,也非专业的食品配送机构,如何确保其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呢?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商家应当具备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员工健康证明等法律法规要求的证件,并且不超出规定的经营范围,才能提供外卖餐饮服务。
薛恩远是一家知名连锁便利店企业的执行董事,在他看来,便利店入网经营餐饮外卖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还是食品安全,“主要集中在食品有效期、食品温度和设备污染等三方面”。他介绍,该便利店品牌的外卖餐品全部来自自有鲜食工厂,建立了鲜度管理系统。门店里的热餐、小食等现制现售外卖食品,都要在鲜度管理系统生成生产计划后才能开始制作,制作完成后系统开始计时,如有超过规定时间没有售卖出去的热餐,系统会预警并提示店员执行下一步操作。外卖员每日须使用酒精消毒配送箱,消毒后必须填写反馈表,并拍摄带有系统水印的照片存证。
北京一家成立不久的小餐饮公司则选择自建外卖平台,于2020年6月开始运营自家的外卖微信小程序。该公司负责人魏鑫说,为了确保配送环节餐食安全,与一家专业的配送公司达成合作,并采用贴上食品安全封条的专门食盒。
江苏省南京市读者刘远建议,各方应严格履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的责任。政府部门要做好外卖食品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既保障消费者权益,又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行业组织可总结各地有益探索,适时出台团体标准。外卖和配送平台须落实资质审查、质量监督、配送环节、消费者维权和专人专职管理等责任,规范入网商家经营活动。餐饮企业则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只有形成社会共治合力,才能营造外卖食品安全监管良好环境。” 记者 黄 超 林丽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