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迅速蹿红却昙花一现 餐饮网红之路能走多远?(2)

  “不论明星餐饮还是网红餐厅,其实都是利用粉丝效应向消费转化。”美好生活文商旅研究院院长夏强表示,这个营销模式本身是说得通的,但营销之下更重要的还是餐厅本身经营,通过明星或IP打通获客路径以后,餐饮实体经营的复杂性也要考虑周全。再加上消费者的期望一般会比较高,如果用餐体验没有达到预期,就可能产生心理落差。

 

  财经评论人士王建红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粉丝经济”比较火爆,明星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他们在思考怎么将粉丝转换为消费。吃喝玩乐离粉丝生活也比较近,容易转化。但是,粉丝们对于就餐的要求也比较高,来一次有新奇性,来的次数多了也有厌烦了。“毕竟吃饭主要还是看味道,和听音乐还真不一样。”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王喜庆表示,网红属性餐厅有不少是文娱、营销、艺术、投资等领域人士跨界开设经营,他们虽然开拓意识更强,但在经营中缺乏产品和结构体系的积累,所以就容易出现生命力不强的状况。

 

  吃过一次就已不见

 

  网红餐厅经营两年是道槛

 

  或因明星,或讲情怀,或拼新潮,一些饭馆借网红依赖大力宣传,乃至饥饿营销来展现人气的居高不下。短视频等互联网传播工具,也成为扩大影响力的法宝之一。

 

  爱刷抖音和朋友圈的人,应该都听说过“泡面餐厅”的名头,它号称“泡面博物馆”,有世界各地风情的泡面口味,还有店内撩人心弦的语句和文艺清新的环境。自一家泡面小食堂被晒上短视频后,泡面热潮迅速从线上席卷而下,一批以此为主题的店涌现在大众面前。

 

  自去年上半年西安第一家泡面主题餐厅开业以来,不到半年时间,相似品牌内容的泡面馆已开了20余家。不过与最初的人气爆棚相比,部分店面最近的生意显得冷清。1月18日,在西安长安路一家泡面主题餐厅的墙壁上,整齐罗列着几十种泡面。华商报记者来到这家店里时正值午饭时间,但店内只有一桌客人在就餐。距此不远的另一家泡面餐厅,上座率较好一些,但也有近半座位空着。华商报记者搜索发现,在大众点评上注册的主打泡面食堂模式的西安商家有23家,还有7家店标注为“歇业关闭”。

 

  有消费者表示,在泡面餐厅点“菜”有点难,因为面有点贵:一袋在超市标价5元左右的辛拉面要卖到15元,在满墙罗列的方便面菜单里还不是最贵的,配菜套餐则从10元至20元不等。

 

  “餐厅成本远高于自己做饭,但溢价也来自于个人在家无法实现的体验,如果就餐环境能提供价值也行。”资深餐饮人士赵先生告诉记者,一般的餐厅租约往往是3-5年合同,这个周期也能检验其生命力。可现实是一些网红餐厅并没有解决好性价比的问题,最终一炮而红,却又一下就死,“存活周期多不过两年,甚至有的半年左右就消失。”

 

  家住西安高新区的市民秦先生表示,附近餐厅门头换得太快,记得2016年下半年一家新开业的东南亚主题餐厅火爆朋友圈,当时也跟风去吃过一次,最近再去却发现店已经关了。

 

  过度营销之下

 

  批量现身后难免见光死

 

  网红餐厅的崛起,得益于对年轻人群消费偏好的揣摩,而这些餐厅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们清楚如何吸引年轻人眼球,所以才有了创意十足的菜品和别出心裁的装修布景。但问题在于:不缺流行元素,生命周期为何不长?

 

  西安市民陈岚表示,去年约朋友吃过一次网红火锅后兴趣顿失。“本想着网红店名气大,味道也一定差不了。结果菜品上桌后才发现价格很贵量很少,口味也没有特别之处,最后三个人吃了300元还没吃饱,只好去旁边餐馆再吃碗面。”

 

  赵先生认为,部分明星餐厅和网红餐饮营销过度,开在热门商圈附近吸引客流,承担较高租金又想快速回本,但产品却难以满足需求,当新鲜感消失,就很难再招揽到回头客。

 

  西安民乐园步行街周边是网红餐厅比较集中的一个街区,不少餐饮店的名称看上去年轻而时尚。不过,华商报记者上周在这里看到,有部分大门紧锁的店面贴出了“转让”字样。“除了餐厅经营属性,解放路商业不太景气也有一定关系。”独立地产评论人李连源表示,近些年附近的商铺“推杯换盏”换了许多家,一直存在同业竞争激烈和人气难以聚拢问题,不管是那种店面都要承受租金等实体经营的考验,做餐饮的也概不例外。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