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探寻张裕红酒 大师巴狄士多奇背后的故事

张裕,一个基于民族大业而崛起的葡萄酒企业,它的成功,依托于历代张裕人不变的对初心的坚持,更来自张裕数代酿酒师的付出和他们对这一份专属“中国味道”技艺的不断传承与积淀。可以说,酿酒师是张裕葡萄酒的灵魂。

经过120多年发展,如今的张裕拥有百余名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外酿酒师,他们传承百年优秀酿酒传统,融合中西酿造之精华,为人们带来各具风味的经典葡萄酒。

其中,张裕葡萄酒公司于2019年年底低调推出的巴狄士多奇大师(DS)系列新品,虽然低调上线,但其堪称匠心的经典品质,让人不禁好奇起这位拥有自己名字系列酒品的“大师”、张裕解百纳的创始人——张裕第三任酿酒师巴狄士多奇。

·来自意大利的钢琴酒师 酿造舌尖上的浪漫音符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酿制葡萄酒的国家,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这里就已经开始种植葡萄树。整个国土都分布着葡萄园,悠久的葡萄酒历史交融着古老、艺术与时尚,是世界上爱好葡萄酒的人的朝拜圣地。

同时,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气息是浪漫的、文艺的,这也让出生于酿酒世家的巴狄士多奇除了自小就能受到强烈的酿酒氛围熏陶、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血液中流淌着的古老而唯美的艺术气息,也为他日后的酿酒事业提供了重要帮助。

从小就爱好音乐的巴狄士多奇,曾在那不勒斯圣彼得罗音乐学院深造。在张裕公司编印的《大马路五十六号——张裕的故事》中,这样描述他:“爱好音乐的巴狄士多奇曾将他心爱的钢琴带到张裕,弹琴和品酒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红酒成为‘舌尖上的音乐’,钢琴也伴随着他在张裕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异国时光。”

QQ截图20201230133310

葡萄酒和音乐一样,讲究结构,追求和谐与平衡,令人回味。音乐对巴狄士多奇的熏陶和启迪,也影响着他对酒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说,巴狄士多奇酿得的葡萄酒,是他用葡萄谱写的液体的奏鸣曲、流动的音乐、装进酒瓶里的诗篇。

·异国他乡遇知音 17年情系张裕酿中国味

受二战影响,巴狄士多奇带着自己心爱的钢琴辗转来到中国,但他没有想到会遇到酿酒事业上的知音——张裕酿酒师张子章,并在这里开始了长达17年的工作和生活。

张子章,张裕首任中国籍酿酒师(张裕第二任酿酒师),也是张裕创始人张弼士的侄孙,自小便专修葡萄酒酿造技术,拥有很多奇思妙想,曾跟随张裕的外籍酿酒师巴保学习酿酒技艺,积累了丰富的东西方酿酒知识和经验。在接手张裕之后,张子章在融汇国外酿酒理念的基础上让酿酒工艺进一步本土化,使得张裕的本土化酿酒成果更受国际认可。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也为日后张裕与巴狄士多奇的携手奠定了重要基础。

QQ截图20201230133318

张裕首任中国籍的酿酒师(张裕的第二任酿酒师)张子章(左)

张裕第三任酿酒师巴狄士多奇(右)

初次见面,巴狄士多奇与张子章便“相见恨晚”,两人就酿酒技术方面交谈甚欢。当巴狄士多奇品尝到张子章亲手调配的金奖白兰地,对其品质啧啧称赞,更在酿造技术上提供了创新性建议。或许是为躲避战祸或谋求生计,但不得不说,正是与张子章这次的一见如故,巴狄士多奇更加坚定了留在中国、留在张裕的信心,并在1931年成为张裕第三任酿酒师,延续着他酿酒事业的梦想,完成了张裕金奖白兰地的品质提升,也酿造了享誉世界的张裕解百纳。

为了报答张子章知遇之恩,在1932年其离任之后,巴狄士多奇一直坚守张裕酿酒师的岗位。即使后来祖国成为二战战败国,他也没有马上离开张裕,而这一留,就是17年。离任之前,他还特意把酿酒技术悉数教授,成为张裕后代酿酒师们的宝贵财富。

·传承张裕百年传统 让世界品味东方传奇

巴狄士多奇,因时代背景身留中国,又因遇张子章而情系张裕17年,坚守酿酒师的梦想,他融合中西,用张裕自己培育的蛇龙珠葡萄为主要原料,研制出口味独特的东方葡萄酒,让世界品尝到中国蛇龙珠葡萄的独特风味,刷新国际社会对中国葡萄酒的认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