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香菇 擦亮名片
时间:2020-12-23 18:4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随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尤以随县为主产区,所产香菇品质上乘、口感醇香、营养丰富,备受海内外市场和消费者青睐追捧。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在随县三里岗镇试种椴木香菇成功,点燃香菇产业“星星之火”,随州香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40余年来,随州已成为全国四大香菇主产区之一、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交易中心、全国重要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
今年以来,随州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市产业实际,突出随州地域特色,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强化品牌创建宣传,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全力做大做强“一朵菇”产业,打造全省特色农业增长极。随州香菇产业迅速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了生产加工和外贸出口的逆势上扬,绿色高质量发展。
产业规模 不断壮大
随州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汇地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其中随县南部超过70%。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丰富的栎木资源,适宜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随州优质香菇生长的理想环境,优质白花菇产量占全国50%以上。
目前,随州共有香菇企业185家,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大中型香菇交易市场5个,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专技人员1万余名,常年从事香菇产业30万人以上,产业链产值已超过300亿元。香菇产业成为该市名副其实的优势特色产业、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外贸支柱产业。
2020年,全市香菇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基地超常规发展,种植规模预计2.6亿袋,其中5万至10万袋基地37个,10万袋以上基地79个,日生产能力1万袋以上的集中制棒厂60个,年集中制棒能力8000万袋以上。尽管受疫情影响,随州香菇产业仍“逆势而上”,全年干菇产量7万吨以上,出口可达6亿美元以上,同比均大幅增长,稳居全省同行业第一。
菌种研发 源头创新
随州香菇产业从随县起源,历经40余年发展,形成了菌种繁育、香菇机械、香菇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处于产业链最前端的,当属菌种研发。
随州香菇新品种研发工作主要依托位于随县的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随州市唯一食用菌一级菌种生产资质企业,建有现代化的菌种和菌包生产线、设施化培养室、标准化贮藏室、规范化检测实验室,可实现日产菌种6万袋、菌棒3万袋。该公司以华中农业大学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技术支撑单位,共同开展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栽培新基质开发、标准化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安全等科研工作,研发了香菇、木耳、灵芝等多个食用菌新品种和多项食用菌新技术,并选育了湖北省认定仅有的两个香菇新品种“久香秋7”和“秋香607”,实现了随州市自主研发香菇新品种零的突破。
2017年,长久菌业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香菇新品种“申香1513”获得认证,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验推广。该品种属于周年栽培香菇品种,经济价值更高;抗高温能力强,出菇适宜温度10-25℃,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用袋料栽培;菌丝抗逆性强,菌盖厚、菌肉紧实,子实体朵形圆整、大小适中、菌柄短壮、肉质肥厚、商品性状较好。4年来,长久菌业公司针对该品种的适宜栽培技术研发取得成功,示范推广成效突出。
精深加工 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州市持续推进香菇加工转型升级,基本实现了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纯外贸为主向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质变。目前,全市有裕国菇业、品源现代、联丰食品、原木童农业、山之珍食品、鹏来食品等一批香菇深加工企业,预计今年深加工产品出口3.2亿美元以上,将占食用菌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系香菇行业标准制定者、行业内首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全国首家香菇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建成了业内首屈一指的核心技术攻坚团队。2017年,裕国股份领全行业之先,引入人工智能分拣系统,对各类香菇明察秋毫,快速挑出残次品、异形菇等。近年来,裕国菇业先后与无限极、周黑鸭、老干妈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发出香菇口服液、香菇脆、香菇饼干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