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20年总结报告(3)
时间:2020-12-23 12: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是学生饮用奶的生产供应方,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首负责任,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中处于核心地位。始终要充分调动、保护和发挥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让生产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工作,各级学生饮用奶工作机构应积极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尽可能的帮助企业开展的推广工作,增创推广新优势。
(四)依靠社会力量是基础
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是奶业全产业链的微缩版,涵盖养殖、加工、消费,从原料奶收集、加工到配送入校,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消费群年幼、社会影响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动员和依靠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广实施,重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好各方关系,保障推广成效。
(五)获得学校支持是关键
学生饮用奶是直供学校,学生在学校饮用的乳品,学校自然是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没有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生饮用奶计划就不可能顺利推行。要积极配合学校食物营养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饮奶营养知识普及,增强中小学生健康意识。充分发挥教育机构资源优势,争取更多的学校和家长对学生饮用奶的认知,激活推广新动力。
(六)借鉴国际经验是捷径
学生饮用奶计划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推广新格局。总结世界各国学生饮用奶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虽然各有特点,但是改善和提高学生营养健康的初衷一致,不同中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值得借鉴和参考。牛奶是世界公认改善儿童营养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今日喝奶儿童将成为未来乳制品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第四、慎始敬终、弘毅笃行,“十四五”推广目标与举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此为指导,科学谋划好“十四五”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综合考虑国内外学生营养改善发展趋势和我国奶业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力争到2025年,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取得明显进展,政策法规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为高效,质量安全显著提升,入校操作更加规范,供应能力明显增加,日均供应量达到3200万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饮奶学生数量达到3600万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营养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和改善。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今后需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强化质量安全意识。积极配合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学生饮用奶原料奶和产品的监督检验。倡导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要严把原料关、加工关和运输关。督促和指导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是稳妥推进增加产品种类。科学、合理、稳妥推进增加学生饮用奶产品种类工作,通过试点,总结可复制、可扩大的经验和做法,保障新增产品推广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加大在未覆盖区域的推广力度。三是加强信息化推广管理建设。完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注册程序、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备案程序、学生饮用奶生产供应数据统计等功能,提高推广管理效率。四是提升业务能力培训。加大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学生饮奶计划”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宣贯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营养健康、校内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五是严格标志使用管理。未经许可使用中国学生饮用奶标志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不按照要求使用标志的行为,计入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考核档案,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使用资格。六是规范注册管理程序。完善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的注册管理程序,明确材料审核、现场评估和综合评定的要求和重点,规范流程,进一步提高报送和注册管理水平。七是完善推广规章制度。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管理办法》,制定或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修订产品团体标准,完善奶源基地、生产加工、质量管理、配送服务、校内操作、退出机制等管理规章制度。八是充分发挥专家技术支撑。加强与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开展学生饮用奶战略研究、风险评估、效果评价、乳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合作。九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学生饮用奶推广,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营养科普、食育教育、工厂参观等宣传推广活动,开拓培育学生饮用奶市场。十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联合营养机构、教育机构、基金会等其他组织,合力推动学生营养立法进程,推动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项目深度衔接,互相促进。十一是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沟通联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借鉴国际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推广模式和先进经验等,实现互利共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