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中国已从粮食署受援国发展为重要捐助国(2)

  屈四喜:在帮助亚洲人口脱贫方面,粮食署与中国的合作潜力很大。首先加强粮食署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在需要帮助的亚洲国家实施更多的援助项目;其次,要深化粮食署与中国的南南和三方合作,使需要帮助的亚洲国家很好地借鉴中国的经验和适用技术;此外,进一步发展与各类伙伴的合作,特别是和中国企业,鼓励创新,使需要帮助的国家获得技术和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世界贫穷人口中,79%生活在农村地区,故亚洲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在农村地区生活的极度贫困人口的福祉。要帮助小农户提高发展能力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科技支撑,包括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智能解决方案,以促进减贫和农村转型。

 

  《国际金融报》:据有关预测,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和粮食署在减贫领域有哪些合作?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屈四喜:中国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十年实现减贫目标,这是对全球扶贫事业的巨大贡献,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巨大鼓舞。中国在扶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政府凝聚和统一了全社会的扶贫意志、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扶贫事业,以及科学精准的扶贫策略和方式方法。

 

  粮食署作为最先进入中国的五家联合国机构之一,在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贫困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跟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了密切的合作。粮食署是中国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见证者、参与者和积极的贡献者。上世纪的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曾经是粮食署主要的受援国之一。粮食署在中国的项目主要是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开展了许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灾后重建、农田灌溉、水土保持、流域治理、防护林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改善和提高了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先进的项目实施和管理经验引进到中国。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逐渐从粮食署的受援国转变为粮食署开展全球行动的重要捐助国。但粮食署目前仍在中国国内开展一些小型的创新性合作项目,以配合中国的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我们在湖南湘西和广西靖西开展的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以及在安徽金寨和甘肃定西及东乡实施的小农价值链能力试点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在帮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方面,粮食署加强了与中国政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援助项目。同时,作为粮食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致力于通过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在扶贫开发、粮食安全、营养改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先进适用技术,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国际金融报》:在粮食问题方面,联合国在今年7月的报告中警告,到2030年,“零饥饿”恐无法实现。是什么原因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屈四喜:到2030年,“零饥饿”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自身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当然还有贸易障碍、冲突和极端气候的影响等。而当前的新冠疫情很可能会使全球饥饿人口增加1.3亿以上。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