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我国粮食进口数量缘何增加(2)

  粮食问题历来被作为战略博弈的重要筹码。越是危机时期,越能凸显粮食的重要性。黄汉权认为,作为粮食进口大国,我国要不断提高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加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动粮食进口国别和渠道多元化。粮食贸易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努力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是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我国遵循“适度进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发展粮食国际贸易,逐步改变进口来源国相对单一、容易受制于出口国政策变化和产量变化的国际贸易格局,促进我国粮食进口来源、渠道和结构的多元化,通过市场方式避免国内粮食市场受到全球粮价的冲击。比如,在大豆进口方面,我国不断拓展大豆进口来源地,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也成为我国大豆重要进口来源地。

 

  加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今年疫情再次证明,危机期间,任何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的做法,只能加剧恐慌和危机。我国要积极推动全球粮食供应链和物流链稳定运行,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多边及双边合作,构建高效协同、精准敏捷、安全有韧性、绿色可持续的粮食供应链,确保粮食国际贸易不受阻、粮食物流不中断。

 

  要引导企业“走出去”,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粮商,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安全可控。目前,四大国际粮商美国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控制着国际谷物交易市场80%的份额,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我国要树立全球视野,增强战略眼光,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国际大粮商,开展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装备制造等跨国经营,逐步形成内外联动、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加强粮食进口配额管理,确保粮食产业安全。我国对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谷物进口实行配额管理,2004年至今,进口配额一直保持不变,我国小麦进口关税配额量为963.6万吨,玉米为720万吨,大米为532万吨。同时,应加强粮食进出口的监测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规范市场秩序,避免无序进口对国内粮食产业的冲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