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520号建议的答复(2)

  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及各项配套工程建设力度,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设施建设,持续提高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

 

  五、关于加强创新,建立健全人才兴农、科技兴粮的激励机制

 

  为推动人才兴农、科技兴粮,我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国建立了一支6000多人的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十二五”以来累计投资1.2217亿元,建设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7个,科学观测实验站28个,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为保障粮食安全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支撑。加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经费2亿多元,支持开展粮食作物遗传改良、栽培、加工、病虫草害防控、机械装备研究,并进行技术示范与培训应用,促进了体系成果的快速落地和转化。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58.5亿元中央基本建设资金,支持全国3万个乡镇推广机构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中央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基本覆盖了全国农业县。

 

  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对加强农村人才培养的要求,启动新一轮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专项,进一步优化重点实验室与科学观测站布局,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强化新时代重大科技问题协同攻关,加快高素质农民培养,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010-59192525

 

  农业农村部

 

  2020年10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