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畜禽养起来 农民富起来

   日期:2020-11-03     来源:新疆日报    浏览:243    

  在挂满果实的枣树下,吐尔洪·吾斯曼笑得很开心。位于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乌苏特村的红枣地里,这位林下养殖大户诉说着自己的变化:“靠饲养喀什黑鸡,我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现代化的圈舍里,木塔力甫·托合提如孜笑得很灿烂。于田县希吾勒乡多胎肉羊扩繁场内,这位24岁的饲养员感叹养殖模式之变:“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才能养出好品质的羊。”

 

  青瓦白墙下,阿布都买那尼·米吉提笑得很自豪。在柯坪县凯旋肉羊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位理事长憧憬着未来:“养出品质更好的羊,让更多人知道‘柯坪羊肉’。”

 

  如今,发展畜牧产业正成为南疆各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由散到聚

 

  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们饭后讨论最多的就是兔子,它可是我们的‘宝贝’。”10月15日,在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的兔舍里,村民帕塔姆汗·图尔荪尼亚孜边查看小兔子的生长情况边说。

 

  和田地区气候干燥少雨、牧草种植资源丰富,加之有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兔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像帕塔姆汗一样通过养兔实现脱贫增收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我家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很羡慕那些养兔子挣钱的人。现在,有专门的技术员手把手教我,我也能养好兔子,挣上钱了。”一提起兔子,帕塔姆汗就赞不绝口,“我已经养了3批,每批150只,纯收入5000多元。2020年还可以养一批。”

 

  针对农户不会养、不敢养兔子的现象,当地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兔产业只是和田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如今,和田地区已形成“十万”级规模的驴产业、“百万”级规模的羊产业、“千万”级规模的鸡鸭鹅兔鸽产业,“亿”级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带动45.81万人持续增收。

 

  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尤库日塔瓦尔克斯克村村民热孜万古丽·艾山,是该村发展白鹅养殖产业的受益者。

 

  “我不仅自己学会了养鹅技术,还给27户村民分享养鹅经验。”10月13日,热孜万古丽笑着说,“我现在养了300只鹅,养鹅挣了钱,不仅不再向家里要钱,还能给家人买东西,给自己添置首饰、化妆品。”

 

  如今,畜牧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正推动南疆畜牧业从家家户户散养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迈进。

 

  由量到质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通风透光、宽敞洁净、经济实用……10月13日,走进民丰县尼雅乡幸福村多胎羊联合养殖场,现代化的圈舍映入眼帘。村民买托合提·买提卡斯木边给羊喂饲料边说:“我现在是村里大企业的饲养员,羊吃什么、怎么养都是有标准的。”

 

  近年来,尼雅乡确定把发展多胎羊养殖作为主导产业,采取“支部+联户+基地”的形式,引导全乡6个村3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起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尼雅乡幸福村多胎羊联合养殖场负责人高伟告诉记者:“通过户与户、村与村联合,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多胎羊养殖,在解决养殖技术、养殖规模、成本投入、抵御风险等问题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了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了他们奔小康的信心。”

 

  面对和田人均仅有8分地、散种散养、质效低下的现实,和田地区把培育和发展畜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进一步优化畜禽产业布局,引进42家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体+基础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的工厂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畜牧业已具雏形。

 

  说到柯坪县喜羊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湖羊,阿吾提·马木提拍手称赞。

 

  阿吾提是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帕逊村村民,2015年,他家领到了9只扶贫羊,因为是产羔率高的湖羊,再加上科学喂养,2019年,湖羊给他家带来3万多元收入。如今,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帮村民托管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