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筑牢基本民生安全网 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区
时间:2020-10-30 09:4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记者高伟)10月29日,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组织县(市、区)系列新闻发布会和实地采访活动走进南岗区,南岗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岗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白鸿亮,南岗区民政局局长赵晓春,南岗区荣市街道办事处主任颜景琪,南岗区通达街工委书记周楠,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一主题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和公众关心问题,南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雷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哈尔滨市南岗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区为目标,积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带着感情和温度,聚焦矛盾,深化改革,补齐短板,破解发展难题,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南岗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白鸿亮 从群众期望的工作干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岗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 扎实推进兜底保障。今年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岗区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推出低保审批“不见面、网上办” 。坚持低保不停办,全区城乡低保家庭新增248户、327人,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12人;坚持在保人员不退出,持续为7034人提供保障;坚持救助金不停发,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981万元。 切实做好帮扶救助。建立特殊困难人员包保责任制,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联动,全区孤寡老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残等421人全部纳入包保,临时救助400余人次,发放1416份困难群体生活物资。启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8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近6万余人次。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爱心企业开展系列常态化帮扶活动,先后打造“舍得屋”“敬老饺子”等服务品牌,组织社会爱心人士、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参与公益,先后为贫困留守儿童捐赠学习桌400余套,为特困大学生送笔记本电脑,为贫困老年人购置手机等,更好地把为民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南岗区民政局局长 赵晓春 从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改起 南岗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改起,从我做起,摸实情、干实事、求实效,努力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切实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居民融合度,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主人翁意识。通达街道三孔桥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他们积极探索的“1+3+X”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社区志愿服务队和各类社会组织多方助力,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 全面加强为老服务。南岗区现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7.7万,占总人口的17.35%,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南岗区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突破,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引进家政服务、餐饮配送、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爱心企业,开发为老服务项目,“助老康复保健,为老美好生活”“关爱老人,从午开始”老年人营养午餐等16个项目全面启动。目前,全区建成1处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4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每年可为辖区近4万名老人开展各类服务。鲁商松江新城老年照护中心,使用面积810平方米,是目前我市面积最大、养老功能最多、服务内容最全的老年照护中心。荣市龙泰道德文化养老驿站,是全国首家以道德文化和党建文化为主题的智慧型养老驿站。 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南岗区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站179个,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50个,每周至少2次驻点签约,不定期开展义诊、咨询等服务;在全省率先试点建立《家约医护》“互联网+护理服务”健康平台,开展线上审核、在线建档、健康咨询等服务,并上门为162名行动不便、居家养老患者进行诊疗护理、康复处置;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14类5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人群定期开展计划免疫、慢病随访、健康体检、药品发放等健康管理;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接辖区15家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能力评估14531人次,为失能老年人开展评估429人次、健康指导374人次。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