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心理咨询产业发展,为咨询机构与心理师赋能(2)
时间:2020-10-28 10: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20 年的疫情的影响下,线下业务萎缩严重,各行各业都在推进线上化进程,整个心理咨询线上化也已经成为行业的通识。但是受制于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心理咨询的线上转型并没有通用、有效的互联网技术来支持,导致大部分咨询机构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型尝试:
第一类是具备资金和人员实力的咨询机构,可以自身定制或者外包开发线上业务系统。 但是后续业务迭代的升级所需高昂的维护与开发团队成本,往往成为机构的负担,也分散其主业所需的精力投入。 第二类的咨询机构数量更多,通过“拼凑”各类互联网通用型工具,来承载自身的咨询业务。 但是从咨询业务的承接来看,原有各个环节的信息流通是非常不顺畅的,比如: 获客转化:咨询机构通常用在公众号、本地生活平台、信息流平台等流量渠道获客,用电子表格登记来访者的预约信息; 管理分配:通过人工电话、QQ/微信预约,表格登记匹配咨询师和来访者,进行排班; 咨询服务: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通过 qq、微信、Zoom 等工具进行服务(线下服务还需考虑到实体咨询室的分配管理),然后个案信息用 word 来整理和保存。 这种离散的信息孤岛结构,导致心理咨询业务的管理与推进是非常原始和低效,规模扩张的边际成本是增加的,严重限制了咨询机构业务的天花板,从而也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有效服务供给。 心理咨询行业亟需一套符合心理咨询的基础数字化的从业设施,心语心伴在深耕了心理咨询行业 4 年后,针对性的推出了“咨询 e 约”平台,来打通上述环节,更好的承载业务,释放产能: 传统模式关系 咨询 e 约平台 咨询师工作工作 来访者信息手写记录,整理一次咨询逐字稿需 5-6 小时 咨询师人均时间饱和度低 来访者档案自动整理归档,咨询过程高清录制,自动转写逐字稿 咨询师人均时间饱和度提升 1 倍 机构收益 机构流量利用效率低,转化效果差 生产工具同时使用 qq、微信、Zoom 周均咨询数低 预约、咨询一站式服务 机构统一流量入口,产品化重构预约流程 周均咨询数整体提升 1 倍 人效与财务 excel 表格管理,一个工作人员至多管理 30 个咨询师 每月财务统计对账结算,结算周期 7-14 天 创新日历交互,系统化排班流程,一个工作人员轻松管理过百咨询师 在线分账,支持日/月结给机构和咨询师,缩短结算周期 “咨询 e 约”通过创新性的设计,帮助咨询机构快速搭建全链条自主品牌的线上咨询业务,为原有业务起到本质上的提升: 一是成倍提升机构原有流量的使用转化率,也意味着单位收益的成倍提升。 二是人效的成倍提升与转化。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自动化匹配与安排,极大释放机构人手和精力,投放到更能创造价值的工作上,如行政、财务人员的减少,甚至变成营销服务人员。 三是机构的咨询师基础效率的成倍提升,每个个案的数据有效保存与数字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个案脱落率。 ——通过对业务流和数据流的体系化升级,从而转变了原有机构业务边际成本递增的窘境。 这种模式的变革也从心语心伴首个客户成功中得到了验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