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就2020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6)
时间:2020-10-21 15: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刚才解释了最近玉米价格比较高的原因,也提到了可以用小麦和稻谷的部分库存替代玉米作为饲料,但是现在小麦的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请问接下来政府有没有什么样的措施,去平抑这些粮食的价格。另外关于禽肉的,目前禽肉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大,请问原因是什么?
2020-10-21 11:17:21
[魏百刚]:
玉米和小麦都是优质饲料。小麦的蛋白含量是13.5%,比玉米高50%,饲料企业用什么主要看性价比,怎么来核算。专家测算,玉米和小麦价差如果缩小到每吨100元左右的时候,小麦替代玉米用作饲料就有性价比优势。历史上小麦年饲用量曾超过2000万吨。这几年玉米价格低位运行,小麦饲用量减少,2019年降到100万吨以内。近期,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企业收购小麦用作饲料的情况。从经验来看,小麦价格是玉米价格的“天花板”,小麦饲用量增加就会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下降以后会促使饲料企业减少小麦的使用,所以长期来看,用小麦替代玉米的可能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主要还是用市场来进行调节,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2020-10-21 11:20:06
[陈光华]:
我来回答一下关于禽肉价格下跌的问题。今年以来,鸡肉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明显,鸡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养殖陷入亏损。根据我们监测,10月份第二周全国集贸市场白条鸡零售价格每公斤21.69元,同比下降13.3%,前三季度出栏一只肉鸡平均亏损3毛钱。鸡肉价格走低,主要受生产供应增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不振的影响,另外也有猪肉供应随着生产恢复而逐步增加,鸡肉对猪肉的消费替代作用减弱的原因。从供应方面来看,鸡肉产量显著增加。今年前三个季度,肉鸡出栏同比增长5.2%,比近五年平均水平要高9.8%。从需求方面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使鸡肉消费受到一定影响,前三季度全国集贸市场白条鸡交易量同比下降15.8%,3月份以来,生猪出栏连续7个月增长,猪肉供应明显改善,也使鸡肉消费需求量减少。近期,肉鸡存栏已经开始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根据监测,今年9月末,肉鸡存栏环比下降3.3%,但是同比仍增长5.4%,比近五年平均水平要高16.5%。鸡肉市场供应宽松,四季度的价格还将低位运行。当前,养殖场户正在加快调整过剩产能,再加上元旦春节消费旺季马上就要到了,我们预计市场行情会逐步的回暖,养殖效益有望逐步恢复。谢谢。
2020-10-21 11:24:25
[人民日报记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目标任务十分繁重,请问对标各项目标任务要求,年底前农业农村部还有哪些硬任务?谢谢。
2020-10-21 11:27:12
[魏百刚]:
正如您所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任务确实比较繁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了农业农村部门要承担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对此,农业农村部年初专门研究制定印发了全年重点工作部署实施意见,确定了37项重点工作,目前进展非常顺利,而且很多项都基本完成。年底前还有几个方面要继续下功夫。一是确保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全力抓好秋粮收获,特别要发挥好农机手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减少收获环节损失。据气象部门预测,最近几天东北地区还将迎来雨雪天气,需要全力以赴组织抢收,确保让丰收的粮食真正到手。同时,组织好晾晒烘干,设置好收购网点,及时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确保农民销售顺畅、丰收又增收。秋粮收获之后开展秋冬种,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各地及时安排做好农资供应,及早研究制定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及时公布,稳定农民种植预期,稳定冬小麦种植面积,为明年夏粮夏油丰收打好基础。二是持续推进生猪生产恢复。今年以来,生猪生产恢复好预期,到第三季度末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双方恢复到2017年末的80%以上,这个指标还是要巩固好、巩固住,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做好秋冬疫病防控,农业农村部门将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优化疫情监测排查,强化养殖、调运、屠宰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监管,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另一方面,要继续落实好生猪生产恢复政策,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价格逐步回落。
2020-10-21 11:45:25
[魏百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