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国贫县,今日新娄烦
时间:2020-10-18 10:3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娄烦作为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太原市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坚持把脱贫作为民生之要,聚众力汇民智,脱贫攻坚连战连胜,2019年4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娄烦退出贫困县,今年即将交出合格总账,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娄烦县究竟是如何脱贫致富的?
守护绿水青山 发展特色农业 娄烦作为山西省城太原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成为当地党委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 娄烦地处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着力在“特色做特、优势做优、品牌做精”上持续下功夫,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向绿色化、规模化、功能化迈进,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土里藏金蛋蛋 山坡遍黄小米 娄烦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别是所生产的马铃薯,营养多、品质优、口感好,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标准。“娄烦山药蛋”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全国十佳绿色地标蔬菜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太原市区域公共品牌。
马铃薯已成为娄烦县最具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力度推进马铃薯产业全覆盖项目,从马铃薯的种植、生产、管理、经营、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配套制定了12项奖补政策,全方位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覆盖全县8000余户2.3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余人,通过此项目,贫困户可实现户均收入5200元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887元。项目以“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和村社合一”为主体,按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户+贫困户”的组织形式,建成1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喷施富硒叶面肥,使马铃薯富硒含量达到50-100ug/kg以上,打造出“富硒土豆”新名片。
娄烦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常年有效积温在2942℃以上,年均降雨在450毫米,这得天独厚的气候特点,让娄烦生长出形体金黄,米粒饱满,味道香美的黄小米。 政府采取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将精心加工制作的“米砖”直接投送到城区市民的手上,确保最大利益归贫困户所得,极大的调动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今年娄烦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仅谷子种植面积就达到2万亩,年产富锌小米800万斤,实现产值4000万元的好成绩。 政策扶持发力 培育品牌渠道 娄烦县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脱贫扶持奖励等一系列激励政策,采取在项目上帮、资金上扶、技术上提、市场上引、销售上带等多种手段,积极鼓励贫困群众自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现脱贫致富。把“品牌战略”作为富农惠农、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实施,打造出了“晋谷芝”富锌小米、“楼烦王”小杂粮、“大丰双孢菇”、“云顶金丝皇菊”等17个特色品牌,并通过国家无公害、有机产品认证。 如今,娄烦县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年销量节节攀高,人民群众的钱包鼓了起来,娄烦县也实现了美丽蝶变。
数字农业发展 未来娄烦可期 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