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连涨七周”,过年只能吃肉?
时间:2019-04-08 17:5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19-0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553 随着春节的临近,很多地方的牛羊肉涨价,蔬菜价格也涨了。
“长茄5.99元,香菜5.99元,小青菜6.5元,”这是北京一家超市蔬菜的价格。白色的价签上,黑色的大字透露着一个信息:涨价了。
“一到过年期间,很多菜都贵了。”
此时正值下班时间,来往买菜的人延绵不断。在北京丰台一家社区超市卖菜的张娟(化名)一边回答顾客的问询,一边忙着称顾客选购的商品。
“小油菜5.3元一斤 ,蒜黄6块一斤……”“菜涨价了啊?”“就这价钱,我这算是便宜的。”
她指了指手边的小油菜,“要知道,不远的小区超市里都卖7块多一斤。”
与小油菜价格并驾齐驱的还有丝瓜和黄瓜。
北京西城一家菜市场里,一位卖菜商户坐在凳子上默默玩着手机,在顾客喊了几声后,终于把头抬了起来,“丝瓜7块,黄瓜是6块。”话一说完又低下了头。
在他眼里,腊月里蔬菜涨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另一个摊位前,一位卖菜大叔正帮顾客装袋,谈及价格,他说,“今年还行,蔬菜的价格相比去年其实不算贵。”
新发地是北京市的“菜篮子”,在距离北京新发地不远的一家大型超市里,各种蔬菜明码标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货台上。
在这里,韭黄的价格300克11.9元,丝瓜和苦瓜是7.99元一斤,细茄子则是6.99元一斤。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应季蔬菜青萝卜也达到了7元一斤。
不仅是北京,在河南生活的蒋洁也表示,“一般到了腊月,除了白菜和萝卜这些应季蔬菜经常是几毛钱一斤外,一些大棚蔬菜或多或少的都会涨点价。”
蔬菜价格已连涨七周
蔬菜价格春节前上涨,不只是在北京和河南,全国的蔬菜价格在前期探底后回升,已连续七周上涨。
据商务部监测,11月26日至12月2日,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3.88元,上周(1月14日-20日)为4.5元,相比七周前涨幅近16%。
仅在上周,30种蔬菜批发均价比前一周上涨5.1%,其中黄瓜、西葫芦、青椒价格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3%、10.7%和9.8%。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也显示,蔬菜价格去年12月中旬后开始回升,连续七周处于上涨状态。
例如,油菜,自11月底以来,价格连续八周上涨,涨价幅度超过90%。最近一周(1月11日-17日),油菜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05元,环比上涨5.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6.1%。
反季蔬菜茄子也开启涨价模式,已从12月初的3.53元涨到5.16元,涨价幅度达46%。
有网友就调侃:想好好做一顿饭,买完食材发现还不如叫外卖划算,因为外卖经常有各种打折优惠。
但并不是所有蔬菜都大幅上涨,部分应季蔬菜遭遇了降价。白菜就跌出了“白菜价”,从11月初的每公斤1.14元,降到了最近的0.94元,处于近几年同期价格的低位。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大白菜24日的批发价更是低至每斤2毛钱左右。
为何菜价会上涨?
卓创资讯分析师贺坦说,腊月十五过后,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比较旺盛,蔬菜往往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季节性上涨。
在他看来,反季节蔬菜价格贵一些是正常的现象。“目前是反季节蔬菜上市期,但反季节蔬菜种植成本较高。”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刘通说,2018年12月初强降温后,北方产区的冷棚蔬菜退市,暖棚蔬菜种植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推动菜价的升高。
降温、雨雪等天气也影响蔬菜的生长速度,抬高蔬菜的运输成本。贺坦表示,进入12月下旬后,天气状况不太好,云南作为叶菜主要产地,雨水较多,进而影响价格。
在买菜消费者看来,部分菜农从城市回家过年,也使得春节前后蔬菜供应有所减少,小范围影响蔬菜的价格。
春节前还会继续涨吗?
还有10天就春节了,又到了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的时候,蔬菜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