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市场突然“变脸”,猪肉要跌了吗?(2)

  与供给端相比,需求的恢复显然来得更快、更直接。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稳定,企业复工复产、餐饮消费逐渐恢复、全国中小学生有序恢复上学,近期猪肉需求有所扩大。

 

  “在国庆节和中秋节叠加效应的作用下,预计猪肉消费需求短期有一波消费高潮。在猪肉供给和需求双向增长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猪肉价格仍将以高位震荡行情为主。”周琳表示。

 

  上天入地,“猪周期”波动为何如此剧烈?

 

  尽管短期需求存在一定波动,但作为猪肉消费大国,我国猪肉长期需求保持着相对稳定。而生产端则一直饱受“猪周期”的困扰,此次猪肉概念股“乐极生悲”,正是源于资本市场对“猪周期”的忌惮。

 

  “周期性是农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历史数据表明,猪周期的长度一般3~4年,正确预判猪周期对于农业投资意义重大。”嘉实农业产业基金经理姚爽表示。

 

  当市场供应偏紧时,猪肉价格上行,养殖户与企业齐齐增加产能;生产供给回升后,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与企业亏损,破产退出……近年来,生猪养殖在一轮轮周期中反复上演切换悲喜的剧情。而此轮猪周期,波动大、持续时间长,让市场对周期内出现的微小变化更为敏感。

 

  朱增勇表示,此轮猪周期受生猪产能下行、非洲猪瘟冲击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产能下降速度快、幅度大,导致猪肉价格涨势迅猛。

 

  尽管波动剧烈,但一些积极的新变化也在呈现。“养殖门槛有了明显提高,带动了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的提升。”据朱增勇介绍,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占比已经提升到了53%,未来这一比重有望上升到60%。

 

  规模化养殖被普遍认为是生猪养殖抵御周期影响、保持产业稳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以有效减小市场主体的盲目性,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姚爽表示:“目前,养猪行业集中度还比较低,国内规模最大的20家养猪企业,合计占有养猪产业的市场份额只有11%,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