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2)
时间:2020-09-10 15: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8月12日,蒙蒙细雨中,绕着环县山城乡的盘山路直上塬面,一座座美丽的中式建筑和大片的花圃草地映入眼帘,外面风景如画,内部则更有看点——这里是全省“独一家”的高科技肉羊制种基地,承担良种父本羊的选育和新品种培育任务。
在1号羊棚里,技术总监田永强和他的3个小伙伴正忙着给羊只做孕检,他们分工合作,架通道、连设备、做记录,给每只羊做b超,标记是否受孕并分群。田永强是来自天水市的一个年轻小伙,已在基地工作了2年时间。田永强边操作边讲解道:“澳洲专家协助引进的精准孕检技术,配种后60天就可判定母羊体内怀胎数量,可将母羊分群为单羔群、双羔群、三羔群等,然后根据怀胎数量进行精准营养供应。”
在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智的引导下,记者前往营养区、绵羊种羊区、育肥区等功能区进行探访。目前基地已经建成肉羊产业技术中心,包括冻精生产线、胚胎生产线、胚胎移植中心、营养分析中心和疾病监测中心。4500平方米羊舍内采用漏粪地板与机械清粪系统,种羊饲喂引进智能化机器人饲喂系统,繁育羊舍则采用自行研发的输送带自动喂系统,育肥羊舍采用全自动上料系统和育肥箱自由采食饲养模式。为了种子的质量,优秀羔羊的健康保活,产后的母羊与其羔羊立即进入母子栏保护,冬季生产的羔羊,还会提供保温箱,促进健康成长。
“良种则是羊产业发展的‘芯片’。”李国智指出,基地筛选引进南丘、陶赛特、白萨福克等世界最优良种75只,进口良种冻精8000份、胚胎1000枚,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高精尖繁殖技术。通过本品种选育和群体继代选育,吸引中国农科院和澳大利亚权威专家入驻科研攻关,引进选育世界优质品种父本羊与湖羊杂交,培育出适合环县设施养殖的杂交肉羊新品种9680只,每年可向全县输送肉羊良种1万只。
李国智说:“用最先进的技术,力争培育出最服水土的‘环县良种’,推动优良产肉基因快速向产业扩散,最终要让养殖户的肉羊生长快,产肉多,增收快,促进我们的肉羊产业由数量型向产量型的转型,进而升级成为质量型的肉羊产业。这不仅将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效益,也为推动羊种群优化,实现羊产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环县模式”数字管理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继续来为大家讲解羊的饲养管理,上次我们说到……”8月13日,在“环县金羊120平台”直播室,环县牧康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治国正在直播,为网友讲解养羊的知识,还时不时地与网友连麦互动,在线答疑解惑。
据了解,“环县金羊120平台”是环县畜牧兽医局今年新开发的养羊在线咨询问诊平台,5月15日正式开始运营,每周一、三、五会邀请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环县中盛羊业发展有限公司、环县牧康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中农科院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直播,讲授羊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草种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进行疫病远程诊治,全县养殖户及其他地区的网友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技术咨询和经验交流。截至8月12日,已经直播了52期,账号粉丝数量已破万,取得了良好的直播互动效果。
“这个平台的开通,真正实现了‘一人提问,多人受益’,环县有多年的养殖历史,环县人也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但是这既是优势又是弊端,长期形成的旧养殖观念难以转变,农户很多时候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养殖中所犯的一些小错误,这个平台能够实现让网友在看直播时,根据其他人遇到的问题进行自省,并按照专家说的加以改正。”杨治国说。
除了“环县金羊120平台”,环县还加快先进技术集成应用,开发了“环县草畜数据管理系统”,简称大数据平台,该系统于今年7月开通,目前正在由251名村产业指导员负责基础信息采集。在现场的大数据平台显示大屏上,展示着全县各类家畜禽的存栏量数据和变动情况,通过制成的柱状图和饼状图,记者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全县养殖户养殖种类占比、本月饲养(羊)品种占比、全县合作社类型构成、全县农户加入合作社占比等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