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报告发布(2)
时间:2020-08-26 11: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三”:三项理念转变。从单一监督到多元管理、从政策他律到行业自律、从硬性指标到软性提升。在监管模式上从单一监督逐步过渡到多元管理,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实现各个主体间的合作。在监管理念上从政策他律逐步过渡到行业自律,从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加强管理,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目标,也同时是参与主体基业长青的源动力。在监管手段上从硬性指标逐步过渡到软性提升,增强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和互相制衡的作用,真正地实现长效的机制和效果。
“四”:四类主体发展。明确各主体在社会共治中的定位,加快面向最终定位的转化。政府部门 —— 主导主体,协同增效,食品生产经营者 ——从“被管理者”向“合作者”转化,社会组织 —— 从“观众”/“需求源”向“合作者”转化,社会公众 —— 从“观众”向“合作者”转化。
社会共治重体系 更重长效
报告指出,超过90%的消费者对上海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参与度、重视程度及放心满意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本市已经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及生产经营者管理、公众参与等4个层面,初步建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对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未来发展,55%的消费者希望可以更便捷通畅地进行食品安全信息查询、且投诉举报渠道更现代化、更便捷畅通;53%的公众希望可以加大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科普及宣传力度;49%的公众希望可以增加检查频次和覆盖密度,增加检查监督力度;44%的公众希望可以增加激励和保护措施,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参与度及积极性;41%的公众希望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及责任感。
下一步,本市将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成熟度评价模型,对全市以及各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开展综合评价,以期更加长效地把这项工作做实做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