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饮浪费 当破三大误区
时间:2020-08-14 18: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餐饮浪费,再敲警钟;光盘行动,还得加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而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 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造。日子好了,也不能奢靡。这些都是中国人一直信奉和秉承的朴素道理,是维持健康生活状态的金玉良言。但是近些年来,一些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有抬头趋势,。虽然并不能动摇整个社会在珍惜粮食上的基本共识,但如若任其蔓延,贻害不浅。因此,那些关于餐饮浪费的不健康行为和理念,必须破除。 有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约为12%,大型聚会浪费达38% 误区一:多点菜很有面儿 餐饮浪费发生最多的场合,恐怕就是请客吃饭的餐桌上了。 “今天请老同学吃饭,6个人,得点4个凉菜,8个热菜,汤还不算在内。”不久前,记者在北京一家餐馆的大厅里,听到一位先生在点菜时如此“盘算”,照这个点菜规模剩菜怕是不能避免了。 中国人好面子,重人情,讲排场。请人吃饭,如果点少了,感觉没面子小气,好像只有点的菜越多,剩下的菜越多,才越显得自己热情,才越显得自己真诚。 有餐厅服务员对记者说:“我以前干过的餐馆中,有的老板希望我们‘忽悠’人家多点菜,现在没有了。我们一般会根据就餐人数,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但如果人家非要多点,我们也不能硬拦着。比如有些约会请女孩子吃饭的男生、做东请客户的顾客,特别好面子,生怕招待不周,宁愿多点些菜剩在那里,也绝不会打包。” 其实这是一种暴发户心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在作祟。如果自身经济条件不太好,那更是打肿脸充胖子,何必呢?与人交往,贵在坦诚。一个大手大脚、糟蹋食物的人,恐怕也很难取信于人。 对此,河南省餐饮与饭店协会有关负责人曾建议,在全社会深入宣传提倡“不光盘子,才丢面子”,从改变观念做起,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总之,把面子和浪费勾连在一起,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饮浪费不是舌尖上的“小问题”,而是思想意识里的大问题。如果大家都任由这种心态发展下去,餐饮浪费现象将愈演愈烈,对此不可不察。 误区二:浪费能够扩消费 有部电视剧里有这么个场景:在一家灯火通明却又没有顾客的高档餐厅,从农村来的严奶奶问:“费教授,你说这灯就这么成宿点着不灭,这得费多少电啊?那国家都不管管啊?” 费教授说:“哟,奶奶,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这电还必须得点,只有点了电,电力工人才能挣着钱,才能买菜买饭,这样呢,农民兄弟又能挣着钱了。” 生活中持费教授观点的人还真不少,尤其在餐饮浪费的问题上,记者有朋友就这么认为:“我点得多,餐厅挣得多,进货就多,从业人员收入也就高,我这是拉动了内需。而且,剩下的饭菜不是也能卖泔水吗?又是一笔进项。” 这种“浪费有理还有利”的歪理万万要不得! 不错,适度、合理、有效的消费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都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多走一步,往往就会变成浪费。浪费拉动的发展是含有水份的、不可持续的。建立在浪费基础上的生活,则是不折不扣的暴殄天物。 中国的粮食并没有多到可以挥霍的程度,因此绝不能对餐饮浪费行为持姑息的态度。在大众心理建设方面,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倡节俭。 误区三:暴饮暴食为“光盘” “我光盘我光荣”的“光盘行动”已经实施多年,“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声音认为,提倡“光盘”,容易导致吃得多,结果吃胖了,吃得不健康了。 有位朋友在微博和微信上“晒光盘”,“晒”了5年多,最大的变化是体重减轻了10多公斤,原来体检报告中的脂肪肝也不见了。好多人不解,问他,“光盘”不是容易吃多了、吃胖了吗?怎么还减肥了?这位朋友说得好:“光盘行动,提倡自觉光盘、轻松光盘,而不是“吃不下硬撑,的光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