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防控网络 保障生猪生产(3)
时间:2020-08-02 22: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从今年3月起,四川省以县为防控作战单位,动员各方力量,建立健全全省“3+1”非洲猪瘟防控网格化监管体系(即:养殖环节三级网格管理+屠宰环节网格管理体系),为确保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持久战,完成复产保供硬任务打牢坚实基础。
“一张密网”作支撑。基层疫情防控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关键环节,为有效整合资源,确保不漏一村一场、不落一户一猪,四川省以每个区县、每个乡镇、每个行政村为一个网格的标准,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13.2万人组成“全省一盘棋、区县一张网、乡镇一大格、村居一小格”的防控管理体系。一是严格落实养殖环节三级网格员职责。一级网格员由县级领导干部组成,对包片乡镇生猪防控监管工作负总责,协调人员,配套资金,确保网格监管体系正常运行;二级网格员由乡镇政府领导干部组成,负责组织实施生猪防控网格监管具体计划和措施落实;三级网格员由村委会成员和村民小组干部组成,对辖区内的生猪养殖摸底排查,建立全面准确的生猪养殖“户口”数据库。二是明确落实屠宰环节网格员责任。明确官方兽医网格员责任,督促指导企业严格履行动物防疫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入场查验、待宰静养、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检测、非洲猪瘟自检、出入厂登记、消毒灭源及无害化处理等疫情管控措施。
“三个强化”精准施策。生猪移动监管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难点,随着四川省“3+1”网格化体系的建成和不断完善,监管生猪个体更加“精准化”、监管环节更加“关联化”。一是强化网格数据月报分析。各乡镇网格员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全覆盖生猪养殖场(户),按时开展辖区养殖场(户)的疫情排查、生猪交易、数据登记等常态化工作,每月按时上报生猪生产数据,健全村到乡、乡到县、县到市、市到省的四级信息报告机制。各地定期会商研究,动态分析辖区内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复产情况,加强生产和疫情风险预警预报。二是强化清单管理逐项销号。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对网格管理中报告异常及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管理,逐一核查、逐一整改、逐一销号。三是强化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打击震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网格员摸清饲养“源头关”、严把“出栏关”、严查“运输关”,结合“百日专项打击行动”,公安、交通部门配合联动,不断加大对未经检疫调入、未经隔离混群饲养、私屠乱宰、“炒猪”“洗猪”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在专项行动中已查处违规调运生猪车辆129车、生猪2168头,形成了有力强力震慑。
完善疫情举报渠道
河南省强力推进百日专项打击行动
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开展以来,河南省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公安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的通知》,在为期60天的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疫情举报制度,加强督促指导,强力推进百日专项打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完善疫情举报制度。制订了《河南省非洲猪瘟疫情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在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公布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预防控制中心三部门有奖举报电话,共设立举报电话213部,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认真组织核查群众举报的违法违规线索。共接到有效举报信息12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核查处置。
加强明察暗访。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实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督导调研活动,由省厅领导带队,共派出29个督导组对全省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导,对全省53个生猪调出大县实现了全覆盖。副省长武国定、副秘书长陈治胜对开封市、周口市、焦作市、济源市非洲猪瘟防控及高速出入口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暗访,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
加强宣传动员。百日专项打击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发放告知书36.82万份、签订承诺书35.29万份、张贴农业农村部285号公告31.12万份、张贴(悬挂)宣传标语16.09万条。省农业农村厅开展了调运监管等专题培训,培训骨干人员300多名,全省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基层防疫员和养殖从业者2万余人,使百日专项打击行动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衡水市六部门联合清理整治保健食品行业
- 下一篇:白银市全面开展冷冻冷藏食品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