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的质量现状(2)
时间:2020-07-23 1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完善乳制品法规标准。中国现行的奶业标准共有200多项,涵盖奶畜养殖、生鲜乳、乳制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以及检测方法等各个环节和领域。2018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检验方法》等4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155家企业的1195个配方,启动《液态乳加工工艺标准》起草工作,出台《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
规范各类乳制品生产工艺。目前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有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发酵乳、调制乳、复原乳、营养强化奶、低乳糖奶等乳制品。通过规范这些乳制品的生产工艺以保障其营养水平。其中,巴氏杀菌乳、发酵乳、营养强化奶等均在加工过程中保证了产品的风味及营养。巴氏杀菌乳的加工工艺是62-65℃保持30分钟或72-85℃保持10-15秒,这种杀菌方式可以杀死所有致病菌,使牛奶达到安全饮用的标准,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乳的营养风味,其销售需在2-6℃冷链条件下进行,保质期2-7天。发酵乳是使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成的风味酸乳产品,增加了消化吸收率,有利于体内维生素的保存,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营养强化奶是在生鲜牛奶的基础上添加营养强化剂,如钙、铁、锌、维生素等辅料物质制成的营养成分更为丰富的液态奶制品。此外,低乳糖奶满足了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需求,保证了该类人群的乳品摄入需求。
三、企业保障产品质量采取的措施
在乳品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也致力于大力提升乳品企业竞争力,各大企业也从法规标准完善、产品结构优化以及乳品知识普及等方面为我国乳业发展做出了一定成效。
(一)协助完善标准,配合加强监管
乳品企业广泛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指定工作,积极配合进行监管监督,结合国家标准要求和生产实际,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建立了HACCP体系,开展GMP改造,进行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改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配套硬件条件等。
(二)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工艺创新
优化产业链及产品结构。乳品企业致力于从源头做起,规范养殖场管理,建造规模化的奶牛生产养殖;积极研发乳制品生产新工艺技术,因地制宜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乳制品和功能性产品,提升产品价值链;进一步推动发展奶酪、乳清粉、乳糖、黄油等干乳制品。
开展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基料研发与国产化、乳制品关键原辅料的进口现状和应对策略等专题研究,推动解决行业发展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各项高新技术以保证和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和营养成分,如高压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等。
(三)普及乳品知识,强化宣传引导
乳品企业相应政府号召,积极进行乳品知识普及以及宣传引导,如开展奶酪校园推广行动,普及奶酪营养知识,促进乳制品加工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质量月”“中国品牌日”等宣传平台,通过参加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论坛等,宣传优质品牌等。(供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