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仁化安岗村 走出一条色彩斑斓的脱贫致富路(2)
时间:2020-07-15 10: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一座座红色遗址遗迹修缮起来,村民家家户户都自主拆除破旧泥砖房,整理门前屋后的杂物,投工投劳参与提升房屋外立面、修缮道路、沟渠及栽种花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红色味越发浓厚。“住在这么漂亮的村子,我们脸上也有光!”村民纷纷表示。
如今,安岗村开发了党员红色教育展馆—思诒堂—啸仙园红色教育基地—阮啸仙旧居—蔡卓文旧居—华阳寨保卫战体验区—绣球花(含百合花、玫瑰花)主题休闲区—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红色旅游路线,专门配备2名红色讲解员和2名村干部兼职讲解员,把“一小时瞻仰”变成“一天红色文化体验旅游”。
安岗村成了省市县机关单位党组织、亲子家庭、市民游客等开展瞻仰革命遗址、重温红色记忆、休闲体验等的热选地,每逢七一、国庆等节假日,安岗村日接待游客上千人。持续上涨的人气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农家乐、民宿业发展等,增加村民收入。
“股民”+打工双收入
花卉基地开出“致富花”
在安岗村山背村小组旁,一个个大棚内的绣球花、百合花、玫瑰花等相继盛开、花香四溢,其中一个玫瑰花棚内,贫困户赖宣清正在翻土、施肥。“有空就过来做零工,给家里增加些收入,虽然工资不高,但就在家门口,能照顾到两个上学的女儿。”赖宣清告诉笔者。
赖宣清不仅有务工收入,她家的2亩地流转给了花卉基地,加之安岗村委会统筹扶贫资金入股建设标准温室大棚,赖宣清成为了花卉基地的“股民”,每年在花卉基地可获得1万多元收入。
类似赖宣清一样又是“股民”又在这务工的村民共有20多人,其中贫困户12人,他们闲时就来基地种花、除草、浇水……“全年可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累计约80万元,每年花卉基地分红收益共约25万元,每年土地流转收入共约11万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谢振说。
发挥安岗村自然生态的优势,昼夜温差大,驻村工作队先后从广州、深圳引进公司,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花卉产业项目。“我们打算通过第一产业花卉苗木种植,结合第二产业鲜切花加工、苗木盆景培育以及第三产业安岗红色旅游和四季花海主题休闲,打造集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科研学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农旅综合体。”谢振介绍道。
去年以来,花卉基地越做越大,在原有100多亩绣球花基地的基础上,新增了百合花、玫瑰花、油菜花、荷花等种植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投资1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村集体变股东,村民变股民,年年有分红收入,村集体每年增收8.8万元,进一步壮大安岗村集体经济收入,以产业振兴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致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海西:新举措倾力打造民生改善“升级版”
- 下一篇:湟源多措并举为养殖业护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