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分区放置外卖快递 尽量无接触配送
时间:2020-07-11 15: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0日印发《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指南》(以下简称《防护指南》)。《防护指南》明确,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应强化戴口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做好配送工具的清洁消毒,分区放置快递,尽量选择非直接接触方式配送外卖和快递。
《防护指南》指出,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是重要的物流传递者,也是流动性大,接触人员多,具有较高健康风险的重点人群。为此,从保护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健康的角度,国家卫健委在征求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意见基础上,形成了《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指南》。
《防护指南》共分四个部分,从“岗前防护-个人防护-生活防护-应急防护”入手,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及技术要求,科学规范指导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个人防护,达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岗前防护准备,业务配送、分发环节的个人防护,生活环境的卫生防护和应急应对措施4个方面。
加强岗前防护准备。通过保障员工每日防护用品,加强防护用品和防疫知识宣传,进一步增强员工个人防护意识,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要了解外卖配送或所负责收发快递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加强相应防护措施。
强化业务配送、分发环节的个人防护。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应强化戴口罩和手套、手卫生和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做好配送工具的清洁消毒,分区放置快递,尽量选择非直接接触方式配送外卖和快递,最大限度地降低健康风险。
加强生活环境的卫生防护。重点强调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合理使用空调,保持宿舍环境整洁,做好清洁消毒、病媒生物防制,完善洗手设施等。
做好应急应对措施。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上岗后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疑似症状时应主动报告并及时就医。当接触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主动报告并配合后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
《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指南》全文如下:
一、岗前防护准备
1.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根据员工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洗手液等。
2.保障员工每日防护用品。定期为工作人员分发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疫物品,按照每工作4-6小时更换一次的频率进行发放。每日登记员工健康状况,测量体温,提醒员工如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3.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宣传。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知悉防疫要求,具备个人防护意识,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4.员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要及时了解外卖配送或所负责收发快递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上岗前检查工作服、口罩、手套和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数量和质量,并测量体温,如出现体温异常,应当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
二、业务配送、分发环节的个人防护
5.做好外卖和快递运送工具的清洁消毒。应当保持餐饮外卖的配送箱清洁消毒,避免餐食遗撒,提倡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对快递运送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应当进行清洁消毒,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6.加强外卖和快递拣取、运送等环节的个人防护。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在取外卖或快递以及装运过程中,应当佩戴口罩、手套。口罩或手套弄湿或弄脏后,应当及时更换。
7.分区放置外卖和快递,减少相互污染。餐饮外卖配送过程中,提倡将直接入口食品和非直接入口食品、需低温保存的食品和热食品,使用洁净的容器或者独立包装进行分隔。在快递装运过程中,要尽量将生鲜类与其他类快递分区放置。
8.减少直接用手接触公共设备或设施表面,及时做好手卫生。在外卖配送或上门收发快递过程中,尽量减少直接用手接触楼梯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备和设施;如乘坐厢式电梯,要佩戴口罩、手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