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随州油茶产业方兴未艾

   日期:2020-07-08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浏览:16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随州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多山地、坡地,加之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明显,阳光充足,是油茶树的优质生长带。

 

  今年1月召开的该市两会提出,突出打造“两香一油”(香菇、香稻和油茶)品牌,再次吹响“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号角。

 

  目前,该市建成油茶基地42.3万亩,油茶种植、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等工作正全面展开。

 

  规模种植

 

  盘活荒山

 

  盛夏时节,随县澴潭镇龚家湾村万亩油茶基地生机盎然。昔日大片的荒山已被开垦成梯田,漫山遍野的油茶长势喜人。

 

  这片基地由随州市岳雄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2015年底,该公司在澴潭镇流转林地1.2万亩,打造高标准油茶基地,建设集生态林业、园林花卉、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林旅融合示范区。

 

  公司总经理加子明介绍,近5年来,基地累计投资9000余万元,硬化道路40多公里,修建大小堰塘30余口,建设完善滴灌系统。截至目前,已栽种油茶8000余亩,其他经济林2000亩,带动包括贫困户在内的60多名村民常年务工,每年劳务支出200多万元。

 

  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徐俊轩介绍,油茶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具有受益期长、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的特点。随州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七山两水一分田,上世纪70年代就曾大面积种植油茶。2009年,该市提出大力发展木本油料基地和产业,出台激励政策,鼓励资本上山。市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作为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奖励资金,同时推行优先安排林业项目、优先办理流转手续、优先提供林木种苗等“六个优先”的服务措施。

 

  目前,该市建成油茶基地42.3万亩。其中,千亩村56个、万亩镇6个;千亩以上基地47个,万亩以上基地2个。

 

  精深加工

 

  提升效益

 

  7月上旬,湖北佳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油茶深加工项目正加紧建设。该项目位于随县澴潭镇龙家河村,总投资1400余万元,计划新建厂房2栋,安装4条生产线。

 

  公司总经理周和兵介绍,该公司2013年落户澴潭镇,在龙家河等4个村流转1.2万亩林地,目前已栽种油茶6000多亩,其中1800亩进入成熟期。从2018年起,该公司开始小规模榨油,以每斤120元的价格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去年实现收入150万元,今年预计可达300万元。

 

  专家介绍,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长期食用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油茶深加工还可以制成化妆品及茶皂素、糠醛、活性炭等产品,综合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与传统的销售油茶籽相比,加工成茶油后附加值提升,收益也更高。”周和兵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油茶籽每斤可卖8元左右。如果加工茶油,根据树龄不同,4-5斤籽可以榨1斤油,收益倍增。

 

  近年来,随州先后开办了7家油茶加工企业。

 

  在曾都经济开发区,舜天粮油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山茶油精炼灌装生产线,2017年开始加工。湖北田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现代低温冷榨技术和高分子蒸馏技术加工茶油,打造“栎园春”品牌。

 

  在广水市长岭镇,湖北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向诗德2012年回乡创业,流转3700多亩林地种植油茶,2017年投资建厂开始加工,其“李白寿山”牌山茶油深受消费者喜爱。

 

  亟待打造

 

  知名品牌

 

  “从规模化种植到现代化加工,随州油茶产业10年来稳步发展,逐渐壮大,奠定了较好基础。但要把产业做大做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徐俊轩说。

 

  随州市政协前不久组织的专题调研显示,该市油茶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瓶颈,主要表现为:前期投入大,见效周期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抗险能力弱;现有油茶产量偏低,加工企业“吃不饱”;知名商标缺,品牌效益差,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