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南汇水蜜桃”上市 小小农产品造就浦东大品牌

   7月6日下午,“南汇水蜜桃”将上市。而在不久前,“浦东葡萄”首次亮相,加入“南汇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南汇蜜梨”“南汇甜瓜”组成的浦东品牌瓜果“家族”。从“四大天王”到“五虎上将”,浦东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方面又有收获。

 

  2011年,浦东开启品牌瓜果建设之路,以品牌化推进的形式,引导品牌合作联社成员单位“抱团做精”,并带动周边果农、瓜农规范化操作,让浦东瓜果更好地走入市场,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今,浦东品牌瓜果已成为消费者眼中“正宗”的代名词,更是扛得住“挑剔”的保证。

 

  把“散兵游勇”整合起来

 

  眼下,正是西瓜的最佳品尝期。每到此时,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路边水果摊,又或是装满西瓜的小货车,几乎都会使用相同的标牌——“南汇8424”。

 

  然而,相同的名称背后,产地各不相同,价格相差甚远,品质也是参差不齐。“哪些才是正宗的‘南汇8424西瓜’?”不少市民一度存在这样的疑问。但如今,大家不再难辨真伪——认准“浦东品牌”,就是正宗的“南汇8424西瓜”。

 

  “一开始消费者不了解,买到过很多号称是‘8424’的白籽西瓜。”浦东新区农协会秘书长厉建飞说,“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只要一看到白籽就知道这西瓜不正宗。”

 

  而这要归功于浦东的品牌瓜果建设工作。2011年,浦东提出了“最优品种、最好品质、最响品牌”的农业“三品”战略,试图将浦东瓜果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种,整合优质合作社资源,打造成品牌产品,帮助消费者辨别真伪,让浦东瓜果更有价值。借此契机,浦东新区农协会筹建了品牌专业委员会。

 

  “第一个品牌搞什么?”这是摆在品牌专委会专家们面前的首个问题。经过讨论,“南汇水蜜桃”成为首选。“当时,它已经被评为原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很有名气。”厉建飞回忆道。

 

  确定种类后,农协会趁热打铁,成立了“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厉建飞告诉记者,南汇水蜜桃虽然名气不小,但之前的合作社和桃农们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品牌、生产操作模式以及产品质量标准。“这就导致当时的市场上,有新场水蜜桃,有大团水蜜桃等,大家都做自己的品牌,彼此之间还要相互‘残杀’,最终谁也成不了真正的‘名牌’。”

 

  因此,品牌合作联社最大的使命,就是把这些“散兵游勇”整合起来,让它们成为能够统一打响“南汇水蜜桃”品牌的正规军。

 

  有了品牌就有了底气

 

  然而,成为品牌合作联社成员的条件颇为苛刻。

 

  厉建飞告诉记者,当时品牌专委会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自愿参加;二是有一定的生产基础;三是要有诚信度和知名度。“所谓一定的生产基础,我们要求合作社的生产基地面积至少在50亩以上,每年的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厉建飞介绍,“而诚信度和知名度则是产品质量的保障。”

 

  为此,品牌专委会的专家们走访了浦东几十家合作社,最终选出了7家单位,成为了“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的首批成员。

 

  有了水蜜桃的成功经验,“南汇8424西瓜品牌合作联社”“南汇蜜梨品牌合作联社”“南汇甜瓜品牌合作联社”“浦东葡萄品牌合作联社”分别在2012年、2013年、2016年、2020年成立。

 

  有了成员,还要“定规矩”。厉建飞介绍,品牌合作联社制定了“三个标准”“六个统一”,即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包装标识规范标准,以及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标识和统一零售指导价。“这套管理制度贯穿整个生产、分级、包装、销售全过程,既讲究自律,也重视他律。”

 

  就拿新成员“浦东葡萄”来说,整个栽培过程有着严格条件,比如穗形样式、果穗大小等,甚至为了品质,牺牲产量。

 

  而在产品上市前,农协会还邀请专家组成检查小组分别到各生产基地实地检查,严格把握葡萄的成熟度,确保口感、糖度等都达到最佳状态后,才允许产品上市。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